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黑龙江 > 新闻报道

张恩亮: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量”的变化 更是“质”的提升

来源: 东北网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2日 10:14

全国人大代表张恩亮。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新型城镇化的‘新’应该在建设观念、产业支撑、人居环境、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要由过去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到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真正使我们的新型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之所。”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市长张恩亮就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位70后的年轻市长认为,新型城镇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张恩亮介绍说,黑河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遵循以下思想:

坚持规划先行。黑河市始终将科学合理规划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建设全过程,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按照突显小城镇地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投入900多万元,聘请全国著名专业设计院所,为北安市通北镇、嫩江县多宝山镇、五大连池市龙镇等试点镇编制了《小城镇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控详规划、“三供两治”项目规划,等等。今年,黑河市还将以完善试点镇建设规划为重点,科学编制试点镇的近、远期发展规划,完善中心镇产业人口聚集功能,制定试点乡(镇)产业聚集区规划,继续做好村屯行政区域、生态建设、农田保护等方面规划编制。

强化产业支撑,夯实发展新基础。发展产业、集聚人气、繁荣市场是城镇发展基础。黑河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发展型、对俄出口型、城郊服务型等特色城镇经济培育,积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优势产业发展,按照各试点镇自身优势,将罕达汽镇、多宝山镇等定位为工业重镇,五大连池镇、爱辉镇等定位为旅游名镇,通北镇、龙镇等定位为商贸大镇。目前,五大连池镇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旅游城镇,通北镇成为辐射半径30多公里、辐射人口20多万的区域性商贸大镇,罕达汽镇也已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的一座重要产煤城镇。今年,黑河提出要加快能源、矿产、原材料、化工、农林产品、对外经贸及旅游等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与城镇现有产业相一致的项目,构建重点产业群体,推进优质粮、外向型农业、绿色食品、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等生产基地,发展城乡第三产业,大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新型城镇优势特色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黑河市大力倡导绿色小城镇创建工作,对老旧楼体进行立面节能保温改造,新建筑采用绿色低碳材料,鼓励居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环保设施。今年,将集中开展以打造美丽乡村、城镇改造扩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整村整乡(镇)泥草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整乡(镇)推进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重点打造15个试点,经过三至五年努力,完成试点乡(镇)的道路、供热、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美化、净化、亮化和街路两旁绿化,使道路硬化、自来水普及、住房砖瓦化率均达100%。加快广播电视、电力电信等网络建设,健全完善卫生、商服、文体等场所设施,搞好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改造建设,积极建设新农村社区型、城镇吸纳型、合作共建型等新型示范乡镇,带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注重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城市有机接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繁荣发展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建设乡村社区组织,积极开展各项社区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公平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等新型就业制度,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

在采访结束时,张恩亮信心满怀地表示,随着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黑河的新型城镇不单单是一种“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最关键的是黑河百姓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生活得更加幸福……

    (记者 魏义松)

编 辑: 温会兵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