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着春装 转型山西更自信
——山西代表团全团审议对中外媒体开放
5年,对一个能源大省而言,会有怎样的改变?
3月7日上午,69家境内外媒体的150多名记者,会聚山西代表团驻地,借全团开放日活动,采访山西代表,探访煤炭大省5年间的变化。
根据大会要求,全国“两会”期间,各省代表团用半天时间对中外媒体开放,允许记者旁听会议,集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这一做法已延续多年,这是中国民主政治走向开放开明的佐证。
山西代表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向世人?媒体对山西又有哪些关注?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10点前代表审议报告,10点后集体接受媒体采访。不到8点,就有记者陆续到场,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座位,支起“长枪短炮”。
为方便记者采访,审议结束后,省委书记、代表团团长袁纯清细心叮嘱,把原来“口”形的座位,摆成“U”字形,为记者让出一面座位,让记者能更近地与代表交流。这一变动,让到会的记者感受到山西的好客和诚意,更感受到山西的自信和开放。
集体采访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代表团副团长胡苏平主持。
记者们纷纷举手示意,“转型发展”“安全生产”“美丽山西”……问题接踵而至,回答精彩纷呈。
转型 山西前景更光明
第一个得到提问机会的是人民日报记者,他关注的问题是煤炭大省转型发展成效如何。
“袁书记,您一到山西就把转型作为中心任务,目前山西转型已经实施近三年,现在回头看,当时制定的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转型对山西来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未来前景是广阔的。”袁纯清的回答自信而有力,“这实际上是山西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性选择。”
“转型发展势在必行,目前成果丰富,未来方兴未艾。”省长、代表团副团长李小鹏用三句话概括山西的转型。
袁纯清给记者讲了一组数据:山西的一二三产结构比是二产偏大,且产业结构单一,2010年二产的比重占56.9%,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占到工业比重的85%。这样的产业结构给山西经济发展带来很大风险,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2008年和2009年,山西的GDP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决定转型,怎么转?“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袁纯清说,在山西资源禀赋和目前能源结构条件下,山西离不开煤炭,这是山西发展的资源性优势。
因此,我们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以煤为基与过去煤炭依赖的概念是不同的,发生了认知变化;多元发展,就是不能一煤独大,要多元化。
“形象点讲,就是要挖好煤,用好煤。”袁纯清在此稍做注解。挖好煤,就是要清洁开采,减少对生态的破坏损害;要安全开采,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尽最大努力使百万吨死亡率降到最低,对此我们不光是思想高度重视,也有很多措施、制度和装备来保障。用好煤,就是实现高碳发展到低碳发展的转变,比如说,要拓展煤的利用路径,围绕煤的开采,衍生装备制造、环保、物流、金融等新的产业,还可以以煤为资本招商引资。
“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明天的产业结构。”袁纯清说,2012年,山西非煤产业、非传统产业、非高耗能产业投资分别保持了 33.3%、48.3%、21.4%的增长,在工业投资中,新兴产业投资占比42.8%,非煤产业投资占比67%。
谈到投资,中国经营报的记者对山西民营经济非常关心。
“与发达地区相比,山西民营经济还有不少差距,这只是一定时期内的现象。”袁纯清说,随着转型跨越的加快,支持民营经济措施的实施,情况将得到改变。去年全省项目落地资金达到1.7万亿元,其中有大量民营资本。许多煤炭企业转产农村现代设施农业和文化旅游业,民营资本投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已成为转型跨越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把山西丰厚的民间资本引导好,同时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更多民营企业投资创业创造空间。
“当前,山西的转型发展要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一手抓制定实施方案,一手抓先行先试。”谈及转型路径,李小鹏强调要以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他说,要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在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在生态修复治理上有新突破,在城乡统筹上有新突破,在民生改善上有新突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上有新突破。
袁纯清说,经过几年常抓不懈,山西的转型已显现出强大优势,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山西与全国一样,经济下行压力很大,而且煤炭价格下降,但是山西经济增长10.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成果。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去年增长21.2%,旅游总收入增长35.1%。在三次产业中,三产占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加大。
袁纯清说,山西的转型只是出现了良好势头,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要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把加快转型、全面转型、深度转型的良好势头巩固好、发展好,使山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安全 责任压肩重如山
山西是煤炭大省,说到煤炭,安全生产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记者们有1/3的问题指向安全生产。“山西安全生产压力是否很大?有什么高招?”“怎样杜绝迟报和瞒报事故再次发生?”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将山西省长这一职务比喻为坐在“火山口”上,问李小鹏“山西省长是否难当?”“是否担心安全生产事故?”
李小鹏幽默地回应道,安全对谁来说都是个大事,记者朋友们也要注意安全。他说,我现在的难题是,从东门进不了大会堂,预备会议时,在人民大会堂前遭遇记者“围追堵截”。他说,我敬佩记者们的职业精神,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因“堵我”造成踩踏事故,“不然我就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
在场记者会心大笑。李小鹏话锋一转,安全生产的压力当然大,事关人命,责任重于泰山。他风趣地说,泰山压在头上,压力当然会大。至于山西省长是否难当,李小鹏的回答颇具哲理:“在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不容易。但是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全省人民的信任支持,我们就一定能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勇往直前;只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当好山西省长就不难。”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注意到,李小鹏任代省长的第二天就下矿井调研安全生产,他关心的问题是“山西有什么高招可以做好安全工作?”
李小鹏说,你关注山西的安全生产,就是关心山西的矿工兄弟,关心山西发展。谢谢你!李小鹏说,去年底,他曾向一位干了多年安全生产的退休老劳模求教,怎样搞好安全生产,老劳模的回答是落实责任——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每项工作都把责任落到实处,这样就能保证安全。
他说,山西有100多万煤矿工人,同时在井下作业的有40万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点亮了千家万户,温暖了千家万户。煤矿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一位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我们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来抓安全生产。抓安全生产就是抓最大的民生,安全生产大于天。李小鹏列举了一组数字:2012年,山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31%、32.7%;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91,比2007年下降85.8%;今年前两个月,没有发生10人以上重大事故,3人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43%、因事故不幸死亡人数下降了49%。
李小鹏说,就大形势而言,我们的安全生产正在从明显好转迈向稳定好转。然而,安全这根弦决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要始终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零做起、从负做起,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我们对事故瞒报实行 “零容忍”,只要发现,一查到底。
明天 美丽山西更绚烂
污染,曾经是山西难以摆脱的“标签”。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全省经济结构大为改善,也使“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粗放发展成为历史。天蓝了,地绿了。
开放日的提问中,中国日报和英国路透社的记者都关注这个话题。“过去几年山西环境保护取得长足进展,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煤炭大省如何建设美丽山西?”
面对这样的提问,袁纯清、李小鹏自信而谈。袁纯清说,事实说明山西是能够实现青山绿水的。山西作为资源大省,长期的煤炭开采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另一方面,山西大部分地区处于黄土高原,常年缺雨少水,生态环境脆弱,在转型发展中建设美丽山西,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李小鹏也表示,作为老工业基地、能源基地,长期大规模开采煤炭对生态环境确实造成了影响,一度环境质量不好。但是近些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治污工作,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加强城乡环境整治改造,下大力气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有了长足进步。
袁纯清还以焦炉煤气为例,他说,过去山西炼焦,焦炉煤气直接排放。现在则对焦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经济转型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排放、改善环境的过程,必须坚定不移推进。”
美丽山西人人憧憬。袁纯清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既是一个美丽的憧憬,也是一个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美好目标,还体现了一种执政的境界,可说是全面小康图景的形象而内涵式的描绘。
袁纯清形象地用三个“四”阐述对建设美丽山西的憧憬和举措。首先,他说美丽山西包括生态美、生活美、生命美、精神美“四个美”,这是美丽山西的丰富内涵。袁纯清特别强调,“生命之美源于安全,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其次,要走好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四个山西”之路,这是建设美丽山西的主要措施。“近三年共造林135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幅最大的省份之一。”袁纯清谈起绿化成就如数家珍。“煤层气是清洁能源,山西有10万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建设气化山西,要把这一资源利用好”。袁纯清告诉现场记者:“山西的气化已经覆盖1000万人口,到2015年,全省新增干支线管道将达到5500公里,年输气能力达到250亿立方米,使市级城市气化率达到92%以上,县城气化率达到70%,100个重点镇气化率达到50%,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全部气化,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建设净化山西,就是要大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净化城乡环境。建设健康山西、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仅仅是一个看病就医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山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基本医保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都在95%以上。“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期望寿命从71.9岁提高到73.49岁。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再提高1岁,即74.5岁,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个“四”是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这是建设美丽山西的另一个硬指标。袁纯清特别指出,山西还是一个欠发达省份,贫困面还比较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增加群众收入,围绕增收做了大量工作,提出农民收入翻番,大力发展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等。到“十二五”末,山西将使6000多个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村的农民收入实现翻番。
在袁纯清看来,通过这三个“四”,山西人将切身感受到美丽山西的生态美、生活美、生命美、精神美。
时间已过12点,记者们意犹未尽……
本次开放日,媒体之多、关注度之高,都为近年少有。
关注,就是重视;关注,说明山西的地位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