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国人大代表冮瑞接受采访:昂首“十二五” 建设新本溪
2011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冮瑞做客新华网。图为冮瑞与主持人合影。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冮瑞9日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访谈,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您关注新华网2011年两会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冮瑞。冮书记,您好。
冮 瑞:您好。
冮瑞:关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主持人:您今年参加“两会”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呢?
冮瑞:今年怀揣着对“十二五”发展的期待心情来参加两会,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更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如何提高住房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广大民众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代表需要向“两会”反映的问题。
冮瑞:本溪正在建设成为钢都、药都、枫叶之都
主持人:说起本溪,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就是本溪是一座煤铁城市。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发展,本溪发生了很大变化。请冮书记介绍一下本溪现在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冮瑞:本溪,本是万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这就是本溪。“本”,从做人的角度,就是本本分分、踏踏实实。“溪”从做事的角度,就是一点一滴,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过去,本溪确实是一个以煤铁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本溪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提出把本溪建设成“钢都”、“药都”和“枫叶之都”。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溪这座城市的面貌得到了全面改观。
本溪已成为一座现代钢铁城市。本溪以钢铁立市,由本钢、北钢重组的新本钢产能已达两千万吨,拥有世界最宽热轧和全国屈指的最大高炉,拥有亚洲最大的南芬露天铁矿和储量超百亿吨的大台沟铁矿。目前正全力打造全国精品钢铁板材基地和规模超千亿元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园。
本溪是正在崛起的中国药都。2008年本溪在沈阳和本溪两个城市的节点上规划建设起了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到2010年,两年的时间里,已有193个项目入驻,55家投产运营,创造了“本溪速度”。药是产业,都是城市,打造中国药都,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建设一个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新城市。目前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已上升为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
本溪是独具特色的枫叶之都。本溪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74.5%。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著名风景名胜本溪水洞、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遗址、东北道教祖庭铁刹山等,尤以百里红枫彰显旅游特色,是国家著名的森林城市和旅游城市。目前正依托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遗址和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本溪水洞,打造“双遗产”城市。现在正在建设20平方公里的水洞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
本溪还是一个开放城市。近中心、近海的“双近”区位优势,为本溪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几年来,我们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大规模的招商推介会和投资洽谈会。积极为投资者制定优惠政策,凡是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我们力争全部解决到位,让投资者放心、满意。国内外的广大客商纷纷到本溪投资、兴办企业,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
2011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冮瑞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冮瑞:干部有压力百姓就有希望倡导现场工作法
主持人:本溪由曾经的卫星看不见的城市,发展到今天的山青水秀的山水工业城市,作为市委书记,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你有哪些感慨和体会。
冮瑞:本溪这几年的发展变化的确很快、很大。“十一五”的五年,是本溪经济发展速度最快、项目建设数量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民生工程普惠最广的五年。在今年初,我们做了一些比较:2010年和2005年比,本溪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倍,经济总量基本实现再造了一个新本溪。由钢铁一业独大,到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和旅游休闲三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本溪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下大力气、下大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崛起了辽宁(本溪)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本溪的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概括起来,本溪“十一五”期间做了四件关系本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事,一是发展了生物医药产业;二是完成了本钢、北钢两大钢铁企业合并重组;三是大规模兴建了铁路、高速公路;四是改造了老城区、建设了新城区。
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更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从我个人角度讲,我觉得推动一个城市发展,一是必须确立一个宏伟的目标,用宏伟目标激励这个城市,并率领这个城市的民众为之而奋斗;二是必须抢抓机遇、坚持创新。不抢抓机遇、不创新就走不到时代的前列,就当不了排头兵,就不可能令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三是必须脚踏实地、狠抓落实。敢叫真、叫号、叫板,倡导现场工作法,问题在现场解决,成效在现场体现,经验在现场总结,做到事必躬亲、事不过夜、事无巨细。总而言之就是:干部有激情,城市就有梦想;干部有压力,百姓就有希望。
2011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冮瑞做客新华网。图为冮瑞与主持人交流。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冮瑞:本溪“十二五”期间向全国前100名地级市迈进
主持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本溪市委、市政府对“十二五”做出了哪些规划?
冮瑞:我们为“十二五”发展确定了昂首“十二五”、建设新本溪的主基调。确定了“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到“十二五”末期:全市经济总量要实现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民生保障水平位居辽宁省前列;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向全国地级市前100名迈进。努力把本溪建设成产业更有竞争力、社会更有创新力、文化更有影响力、环境更有承载力、百姓更有幸福感的和谐文明城市。
冮瑞:本溪坚决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主持人:为完成这些宏伟目标,你们制定了哪些战略决策和具体措施?
冮瑞:我们本溪将坚决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我们本溪由于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采,目前本溪的煤炭和有色金属等产业已经逐步枯竭衰退。1999年,本溪煤矿作为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是全国第一家依法破产的。桓仁铅锌矿原为国家大二型采选联合企业,也于1999年依法破产。铁矿资源以及石灰石、石膏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日益减少。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在被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实现本溪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几年,我们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一,把冶金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过去的炼铁发展到炼钢,由炼钢发展到轧钢,不仅是热轧,还发展到冷轧,在冷轧的基础上再发展家电板、汽车板等等。本钢、北钢合并重组后的新本钢集团,将重点建设三冷轧、四冷轧,改造淘汰落后高炉产能,发展以冷轧硅钢片、汽车板、石油管线钢、不锈钢为主的精品板材和合金棒材。到“十二五”末,钢产能超2000万吨、产值超1000亿元、利税过100亿元,成为中国重要的精品板材基地,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第二,加快培育三个接续性的主导产业。一是生物医药产业。这个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本溪属于长白山余脉,山多、林多、水多,特定的地理气候,决定了中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动植物药材上千种,蕴藏量2000多万吨。历史上本溪就是一个具有中药生产传统的城市。一些中成药产品至今在国内外还有很高的知名度。我们在沈阳和本溪两个城市之间的石桥子地区。规划建设了60平方公里的“药园”,包括生物医药、医药器械和健康服务三个功能区,目前,已有包括修正药业、东北制药(000597)、北京双鹭、西安春晖、天津天士力(600535)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内的193个项目签约入驻,签约合同投资额620多亿元,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近千亿元。到“十二五”末期,争创50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医药品种,集聚十余名院士、百余名博士、三十多个海内外研发团队、国内外企业500家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建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提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二是钢铁深加工产业。我们在桥北和东风湖地区规划建设了35平方公里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围绕本钢的板材搞精深加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钢结构、钢铁物流等产业。目前,这个产业园区开工项目31个,储备项目30个,预计产业规模在三五年内达到500亿元以上。到“十二五”末期,园区规模以上企业300户以上,实现产值1000亿元。同时,还要围绕“人参铁”搞精密铸造,重点建设南芬铸件产业园,围绕钢材深加工,建设明山零部件产业园等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更少的资源增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三是旅游度假产业。科学整合文化遗产、枫叶、温泉、水洞、俊山、秀水等优势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建设本溪水洞温泉、关门山汤沟、铁刹山、桓龙湖五女山、大川温泉、财神庙等六个旅游产业度假区,建设以葡萄酒酒庄群、农家乐山庄群为主的100个旅游度假山庄,形成营业收入500亿元的旅游度假产业集群,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议、山地运动和宗教文化于一体,东北亚最大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本溪的“十里金街”,即本溪主城区从南到北的站前商业、北地金融、地工商务、大峪文化“四大中心”。重点发展四个城区的服务业聚集区。还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我们正在规划7个工业园区,通过园区基础设施的打造,让中小企业、外资进来,促进产业结构的集约化、多元化。把本溪市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往合理的方向调整。
第四,加快县域经济和农业发展。突出抓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这“三化”。工业化重点是打造特色工业园区。本溪县主要是绿色食品加工。桓仁县主要是冰葡萄酒生产,正在建设中国的“波尔多”。农业产业化主要发展“一县一品”,本溪县主要是中药材和绿色食品,桓仁县主要是以冰葡萄为主的酿酒葡萄。城镇化重点是抓好两个县城、一批新市镇和中心村。
第五,建设生态新城,实现城市转型。在产业转型的同时,我们将以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和旅游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构建“沈溪新城、本溪主城、桓仁新城”三大城市板块。特别是着力建设好中国药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这个新城将是有1000亿元的医药产业规模,有4所大学组成的“大学城”作为教育支撑,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研发中心作为科技支撑,是一个容纳100万高素质人口的城市。
2011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冮瑞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冮瑞:本溪狠抓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第六,狠抓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007年的时候,我们关闭了100多个小煤矿。近两年,我们关闭了3个小水泥厂,特别是关停了耗能高、污染重的本钢一铁厂。“十一五”期间,本溪市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9%。去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优良天数达到348天。今明两年还要实施本钢发电、北钢焦化脱硫改造等一批重点治理工程,把北钢原来的小高炉换成大高炉,还要实施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冮瑞:本溪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三都五城”
主持人:现在看来,本溪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市转型上确实是决心大、措施有力,效果也好,令人振奋和鼓舞。那么最终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呢?
冮瑞:我们就是要走出一条投资与出口、消费共同拉动增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发展道路。这一点我们现在已经受益,今后更要坚定不移。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三都五城”。“三都”就是中国钢都、中国药都和中国枫叶之都,这是对三个主导产业发展规模与特色的形象描述,就是由一个产业支撑的一代城市发展成为由多个产业支撑的现代城市。“五城”就是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五城”的标准都是国字号的,展示的是本溪现代城市建设的功能特征与内涵品位。前两个已经是了,后三个正在积极创建。我们要在“十二五”期间把这件事做完。这一点也坚定不移。那时,本溪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健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