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乔进双梅:“绣”出彝家新风采
通讯员 戴余乐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舒颖
“我们来绣这朵花。先穿针,然后采用包针绣的方法,一层层往外绣。”2月4日,在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工作室,全国人大代表、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进双梅正在为学生提供寒假培训,指导孩子们穿针、刺绣,了解彝绣文化。

乔进双梅代表(右)在指导学生穿针、刺绣,了解彝绣文化。(代表供图)
作为马边县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乔进双梅自小就对刺绣情有独钟。“彝绣历史悠久,独具风格,但是缺乏知名度,加上绣娘技术参差不齐,彝绣如蒙尘明珠,鲜有人知晓。”乔进双梅说,年轻时,她便下定决心要传承发展好彝族刺绣,带着姐妹们走出一条居家就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2015年,乔进双梅发挥自身所长,牵头成立了马边首个刺绣专业合作社——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专门生产彝绣服饰、手绣工艺品等。同时,分片区在6个乡镇设立工作服务站,在全县15个乡镇开设彝绣培训班,构建“1社6站15班”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对彝族刺绣图案款式推陈出新的同时,乔进双梅还积极推动合作社产品搭上网络销售“直通车”,开启了在互联网平台直播带货。
2018年,乔进双梅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此后,她的心愿清单又多了一项,不仅要用彝绣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更要让彝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产业。在彝绣传承创新方面,乔进双梅持续专注于非遗传承和彝绣产业发展,继续拓宽彝族刺绣居家灵活就业的路子,探索“彝绣+”发展模式,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提高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核心品牌竞争力,多出新品、多出精品,让彝乡人民真正在思想上富起来,为马边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乔进双梅的推动下,绣品变产品,马边890名绣娘实现人均年收入16000元以上;彝绣变名片,传统彝族刺绣走出大山,走入公众的视野,逐渐成为马边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
2023年,乔进双梅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作为连任代表,为了让提出的建议有的放矢,乔进双梅在做好本地调研的同时,还前往云南红河、景洪等地,了解产业发展、妇女就业等情况。据此提出关于“加快发展传统手工业 促进民族地区妇女创业就业”的建议。

乔进双梅代表(中)宣传彝绣技艺。(代表供图)
随着履职的不断深入,乔进双梅的关注领域进一步扩展到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与振兴。
为了让文明新风吹进彝村,乔进双梅充分利用个人影响力进行宣传号召,协助当地政府破除高额礼金聘金、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提出了“持续深化大小凉山彝区移风易俗重点领域治理的建议”;联合县法院在该院设立“双梅人大代表调解室”,整合人大、司法、民间组织等资源,联动开展诉前调解、执行和解与普法宣传工作,助推实现纠纷化解、权益兑现、民风向好目标;为“人大代表之家”与马边检察院搭建未成年人保护桥梁,鼓励并帮助孩子们追逐梦想;配合支持马边教育局、妇联,开设“彝绣兴趣班”,免费指导孩子们彝绣的基础针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这项传统工艺,能够主动传承这项工艺。
“目前,马边还未有一条高铁通过,严重制约了马边等乌蒙山片区的产业发展。”乔进双梅表示,今年全国人代会,她将提出“关于支持宜西攀高铁过境马边的建议”,希望通过完善交通体系建设,破除乌蒙山片区交通瓶颈制约,带动大小凉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外延伸。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