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杨卫国:用心履职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系着广大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杨卫国代表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新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卫国带领的新博村是个“移民村”。2010年7月,为支持国家南水北调重点工程建设,新博村作为南水北调外迁移民建制村从十堰市丹江口市搬迁到黄陂区六指街道。
  面对新环境,一切从头开始,村民们起初很焦虑。“父老乡亲过不上好日子,在外面挣再多钱,心里也不痛快。”2010年,杨卫国放弃在外打拼的事业,从广东省深圳市回到黄陂区担任新博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现在的新博村鸟语花香,10多年前可不是这个样子。从丹江口浪河镇搬迁至黄陂区后,如何致富增收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杨卫国告诉记者,“那时候,刚刚搬迁过来的500多人,每人都分到一亩五分耕地,可这些土地耕种条件并不理想,我就挨家挨户走访,多看、多听、多记,充分了解大伙儿的诉求。”
  一方水土,一片丹心。为了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承诺,杨卫国团结和依靠村民,先后实施基本农田整理、基础条件改善、环境综合整治、产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实现村社共建、村村共建、多方共建模式,带领“移民村”变身“幸福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2023年10月19日,杨卫国代表(前排右四)在江西赣州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进诉源治理”主题展开的调研活动。(代表供图)
  在杨卫国的努力下,村里先后建起200多亩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近200亩的茶园和300亩的水果采摘基地。村民们也从一开始的出租土地,到受聘参与农业管理,如今已成为花卉基地、茶园和水果采摘基地的承包者。
  2015年,年产值5000万元的瓜子厂和年产值2000万元的防护栏厂陆续投产,不仅可以吸纳30多名村民就业,还能给村里带来每年3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2021年,村里又成立黄酒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入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如今,新博村的人均纯收入达2.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超过50万元。
  “我们通过村民议事会凝聚共识,如今,村湾有了新面貌,新博村也成为城里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新博村还先后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省级宜居村庄、生态村等多项荣誉。”杨卫国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眼下,他还在带动村民运用电商开展农产品销售业务。
  “在‘贴心书记’的带领下,我们的新家园比老家更美好。”杨卫国的热情与汗水,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亲切称呼他为“贴心书记”。这个昵称充满了村民对杨卫国的感谢。“我认为,为群众服务就是修心,让居民安居就是安心。”杨卫国由衷表示。
  杨卫国代表(前排右三)在介绍新博村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代表供图)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卫国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干劲也更足了。在2023年全国人代会上,杨卫国提出了“关于支持武汉市黄陂区开展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建议”。杨卫国表示,在武汉开展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可以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民生改善,对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面对乡亲们的美好生活新期待,今年的乡村振兴如何发力?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第二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杨卫国表示,新的一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2024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在即,他在充分调研、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支持湖北武汉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为参加全国人代会做准备。杨卫国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会更多关注‘三农’问题,把群众的所想、所盼带到全国人代会上,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