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分别参加代表团审议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在江苏代表团,代表们围绕会议议题讲认识、谈体会,联系江苏实际讲情况、说变化,着眼未来发展讲打算、提建议,大家发言踊跃,现场气氛热烈。罗志军、李学勇、陈丽芬、柯军、武继军等10位代表分别就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问题发表意见。胡锦涛边听边记,并不时同代表们交流意见。 在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后,胡锦涛作了发言。他首先表示完全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并对一年来全国及江苏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充分肯定,殷切希望江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全面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胡锦涛着重就江苏在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迈出新步伐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谈到坚持科学发展时,胡锦涛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形成现代化建设强大合力。 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胡锦涛强调,要按照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和国际产业演进的新趋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巩固和增强实体经济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巩固扩大节能减排成果,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努力引领创新趋势,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竞争力。 在谈到深化改革开放时,胡锦涛指出,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一些在发展中带有趋势性、规律性的现象往往会先在发达地区出现,一些在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往往会先在发达地区显露,国际经济环境和发展态势的最新变化往往先波及到发达地区。这些为发达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发达地区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巩固发展开放型经济特色和优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吸引更多金融资本、优质要素向沿海集聚,加快培育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参加了江苏代表团的会议。
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5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代表们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等争相发言,吴邦国认真倾听,不时插话同大家讨论。 在仔细听取张宝顺、吴存荣、王亚非等代表发言后,吴邦国发了言,表示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安徽省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过去的一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整体部署上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吴邦国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三点: 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要把中央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具体措施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把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着力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步伐,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 二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要着眼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入研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做优做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 三要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加大大别山区扶贫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5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代表们发言十分积极,贾庆林认真记下大家的发言要点,还就一些问题与大家讨论。 在听取郭金龙、王云峰、闫傲霜等代表发言后,贾庆林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导向,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奋进、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贾庆林指出,2011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首都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下决心对汽车实行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实行严格的调控措施,对首钢涉钢产业实行全面停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贾庆林强调,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做好北京的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贾庆林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以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为主体,坚持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基础,坚持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引导人才和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防治大气污染,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要按照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做好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治理工作,切实改善首都空气质量。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投资重点、建设重点、发展重点向郊区转移,促进高端要素向郊区转移、聚集,加大城乡结合部改造力度,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参加了审议。(注:PM2.5为PM右下角加2.5)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5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北京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
代表们发言十分积极,话题涉及科技创新、民营企业发展、文化建设等。贾庆林认真记下大家的发言要点,还就一些问题与大家讨论。
在听取代表们发言后,贾庆林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导向,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奋进、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贾庆林充分肯定了北京市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希望北京市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贾庆林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以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为主体,坚持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基础,坚持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引导人才和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面防治大气污染,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做好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治理工作,切实改善首都空气质量。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投资重点、建设重点、发展重点向郊区转移,促进高端要素向郊区转移、聚集,加大城乡接合部改造力度,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5 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刘奇葆、吴泽刚、杨娟等代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藏区民生改善、基层文化建设等先后发言。李长春听得十分认真,不时与大家交流互动。 李长春在发言中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牢牢把握了主题主线,牢牢把握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一个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求实效的好报告,完全赞成这个报告。 李长春对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汶川特大地震3年多来巴蜀大地的历史性变化,生动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越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资源。要大力宣传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使之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李长春指出,当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他希望四川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深入挖掘、总结推广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李长春强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历史机遇。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和用好文化繁荣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进一步兴起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新高潮,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大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多出精品力作,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与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大课堂,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力量。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来到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韩正、朱玉辰、邵志清等代表先后发言。 在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后,习近平指出,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二五”主题主线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凝聚人心、催人奋进。他表示完全赞成这个报告。 习近平说,过去的一年,上海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取得新成效,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上取得新进步,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取得新进展。他对上海去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新进步表示祝贺。 习近平指出,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上海市委也要换届。做好今年各项工作,要全面把握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上海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希望上海的同志们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要求上海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继续扎实抓好转型发展。进一步在全市各级干部中形成一个共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不能以积累社会矛盾为代价、不能以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进一步在全市各级干部中坚定一个信念:在坚持科学发展道路上即使遇到的困难有千万重,抓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一刻也不能松,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过程中,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智慧城市和郊区新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要求上海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把创新驱动真正落到实处。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结和运用成功经验,保持敢闯敢试劲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尽快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上海发展新优势。要进一步形成以深化改革带动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着力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型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充分释放。要突出科技创新,突出高端引领,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制度创新。他还要求上海在实现创新驱动方面,着力抓好创新人才培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花大气力、下硬功夫从基础教育抓起,从孩子抓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参加了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