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张春梅:绽放在红土地上的“一枝梅”
通讯员 钟宇亮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张春梅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全国七个之一、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这片红色土地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的人民将苏区精神深深融入血脉,以勤劳的双手耕山致富、建设家园,共同描绘苏区振兴的壮丽画卷。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如同一枝坚韧不拔的梅花,在红色土地扎根绽放,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致富果实。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春梅。
梅花香自苦寒来:敢于突围耕荒山
梅花,是梅州的市花,象征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张春梅原本是一名代课教师,因为名字带梅,一直喜爱梅花。2000年,她嫁到了梅州五华县安流镇红山村。彼时,这里还是一个贫困村。面对艰苦条件,她积极响应村里耕山致富的号召,于2002年承包了60多亩荒山。当时,村民们都觉得她疯了,但她却坚定地说:“只要敢想敢干,荒山一定可以变金山!”
经过一番打拼,张春梅的种养事业逐渐有了起色,生活越过越好。不满足现状的她,坚持探索创新,摸索出“六个一”,即一个山头、一座安居房、一栏牲畜、一个沼气池、一园果树、一口鱼塘的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让红山村摆脱了贫困。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红山村的种养产业蒸蒸日上。截至目前,全村养殖的鸡年出栏约70万只,猪年出栏约2万头,种植板栗、柚子、茶叶等经济作物2600多亩,经济利润超过1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村集体收入40万元。
梅花香自苦寒来。张春梅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带动红山村从穷山沟一步步发展成了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的典型村。今年五一前夕,张春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一枝独放不是春:带领乡亲共致富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从投身农业领域的那天起,张春梅就秉持这股信念,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13年,张春梅创立了五华县红根然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66名社员,开垦了超过360亩的基地。她不仅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技术,还担任村里的养殖技术讲师,无偿为农户提供支持。村民陈会娴,丈夫患病,家庭负担沉重。张春梅得知后,主动为她提供鸡苗和技术指导,还承诺保价回购成鸡。现在,陈会娴的养殖规模从几百只发展到年出栏1.5万只,年均增收7万多元。
张春梅还积极推动特色农业建设,打造了“红山牌”三黄鸡等知名品牌。比如,与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建立了五华三黄鸡林下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如今,红山村的农产品不仅畅销广东,还远销全国各地。

张春梅代表在广东省化州市官桥镇红峰农场调研。(代表供图)
化作春泥更护花:履职尽责为人民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只有把乡亲们最真实的声音带到北京,我的履职才算合格的。”翻看张春梅代表的“履职日记”,每一页写得密密麻麻,一字一句都见证着她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
梅州属“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区,耕地分散细碎,主要依靠山塘进行灌溉。调研中,张春梅发现大部分山塘“带病”运行,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和功能恢复刻不容缓。于是,一件关于“开展山塘综合整治试点”的建议,被她带到了全国人代会。建议引起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专门从山塘综合整治、运行管护两个方面作出具体答复。
“一份来自偏远山区的建议,得到国家部委的答复落实,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张春梅打心里高兴,把这句感慨的话写进了履职日记。履职两年多来,她提交建议达11件之多,均获得国家部委的答复落实。
履职有回应、见成效,更加坚定了张春梅的履职信心。她表示,将持续提升履职能力,拓宽履职视野,立足更高层面思考问题、提出建议,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期盼。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