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张时荣:助力中华文化“扬帆出海”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丁子哲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9期  浏览字号:
  张时荣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我的初心使命。”获得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的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时荣说,“这份荣誉将时刻激励着我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发挥好‘桥梁’作用,推动更多国内优质文化资源‘出海’,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懈努力。”
  2011年,张时荣从大学教师,转型成为了一名文化行业的创业者。2013年,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张时荣带领的智慧宫集团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他也提出了更明确的发展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十余年来,作为中华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张时荣组织团队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翻译出版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十余语种图书,销售近二百万册;翻译出版发行“读懂中国系列”、“认识中国系列”等70多种主题类图书,译配、制作、推广影视动漫330余部,搭建了“一带一路”文化输出的宁夏通道。
  “《哪吒2》热映传递出一个信号,只要认真做出精品,就会有人愿意买单。我们拥有厚重的中华文明作为创意支撑,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产品,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走向世界。”张时荣说。
  今年8月,由智慧宫出资拍摄的电影《六谷儿》开始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大战场镇红宝村放映。“吃了五谷儿想六谷儿”是宁夏的一句俗语。“五谷”代表物质生活,“六谷”指的是精神追求。电影《六谷儿》记录的,就是红宝村村民成立合唱团,用歌声改变生活、提振精气神的故事。很快,这部电影的阿拉伯语版将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让世界看到新时代中国农民的新面貌。
  “走出去”的还有古装偶像剧、短剧、动漫、网络游戏等等。如今,智慧宫触达的观众群体越来越广,呈现的中国形象越来越立体。张时荣表示:“好的文化产品不用刻意迎合,只要真实展现中国故事,就能跨越国界。”
  在文化教育领域,张时荣带领着智慧宫相继在沙特、卡塔尔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开设中文教育学院,为当地民众提供系统学习中文的平台。智慧宫研发的面向阿拉伯国家的《智慧学中文》教材,是全球首套被沙特教育部认证通过的外国教材,已在阿拉伯国家大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广泛使用,有力推动了中文教育在海外的普及。
张时荣代表(中)介绍《智慧学中文》教材。(代表供图)
  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张时荣非常关注文化建设、“文化出海”、文化赋能等方面的议题。他立足文化发展及实际,先后就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中文教育等提出建议。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通过加强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建立市场化机制,让我国优秀文化产品更持久地赢得国外市场青睐。
  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张时荣就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国际化的政策,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同时培育扶持文化贸易企业,引导企业根据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创作、改编文化产品,让中华文化不仅“走出去”,更“走得远”。
  展望未来,张时荣满怀信心地说:“非公有制经济在文化传播、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领域仍有巨大潜力待释放。在文化领域,随着‘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民营文化企业可凭借其灵活、创新的机制优势,在多语种传播、数字文化出口等方面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