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宜黄县人大:畅通民意连心桥 激发履职新活力

来源: 江西人大网  浏览字号: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人大工作的力量与源泉。近年来,宜黄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以开展人大代表“三进三助”暨“四进四促”主题活动为抓手,聚焦强化代表能力提升、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努力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不断让代表工作“活”起来、代表履职“实”起来、民主实践“亮”起来。
  固本强基,涵养“源头活水”,激发代表履职内生动力
  新修改的代表法进一步强化代表履职的管理监督,明确代表的政治责任,完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宜黄县人大持续在把牢方向、提升能力、强化保障上下功夫,为代表依法履职“架桥铺路”。一是坚持“靶向式”政治引领,把稳履职“方向旗帜”。始终将加强代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代表学习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确保代表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让代表履职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万家灯火”。二是开展“精准化”学习培训,练就履职“硬核内功”。改变“大水漫灌”式培训,实施“精准滴灌”。将新修改的代表法作为重要培训内容,通过组织代表外出培训、专题讲座以及在代表固定活动日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确保县乡人大代表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成功承办市五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全市50余名企业界市人大代表和20余名机关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三是健全“全链条”保障机制,消除履职“后顾之忧”。强化经费保障,将县、乡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和代表联络工作站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为无固定收入的代表发放履职补贴。强化制度保障,修订了乡镇人大工作制度32项,其中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制度16项,人大代表管理制度8项。强化履职管理,开展代表年度述职评议活动,为县、乡两级780余名人大代表建立了履职档案。
  搭台拓渠,畅通“汇流成河”,丰富代表履职实践载体
  新修改的代表法积极回应了代表履职为民的现实需求,充分激发代表扎根群众、履职尽责的干劲和热情。宜黄县人大着力在“搭平台、拓渠道、创机制”上创新突破,推动代表履职活动从“做了什么”向“做成了什么”转变。一是构建“多层次”服务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做好全县13个“五星级”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管、用、融”文章,创新打造了全市首个企业界人大代表工作室、全市首个人大代表流动联络工作站(南源乡)。依托各代表联络工作站和企业界人大代表工作室,召开了5次企业界人大代表座谈会,17名市、县级领导干部代表进站接待选民170余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123条,推动解决了黄陂镇“一老一小”幸福院安装空调、饮水机等一批社会民生问题。二是创新“特色化”活动载体,提升“履职能见度”。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宜黄县人大积极作为,通过设立人大代表点亮群众“微心愿”专项资金,将群众的一个个“小期盼”变为“大幸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人大履职的崭新答卷。2025年度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确定实施项目50个,目前已完工项目45个,其余5个项目将在农作物收割后进行施工。三是实施“点穴式”工作监督,彰显“代表大作为”。聚焦中心大局和民生事业,组织代表实施“点穴式”工作监督。围绕工业发展实施“体验式”视察,对全县工业、农业、文化等重点项目开展集中视察活动,形成了4条正式意见建议。聚焦民生实事开展“全过程”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对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医保资金县外使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学生校内用餐及学校食堂管理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受到各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0余次;以“饮用水安全”为主题,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今年10月,将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专项报告,同时就饮用水安全对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询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运用专题询问这一刚性监督方式在宜黄人大常委会历史上属于首次。聚焦基层治理开展“嵌入式”参与,创新“人大代表+网格员、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履职模式,发动人大代表积极为群众协调纠纷、化解矛盾。
  亮绩赋能,彰显“润泽一方”,展示代表履职风采形象
  法律为纲,履职为要。新修改的代表法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为代表履职注入法治动能。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以实干为笔、民生为墨,在“亮绩赋能”中书写“润泽一方”的履职答卷,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浸润群众心田。一是亮出身份树形象,让履职脚步“沾满泥土”。坚持脚步沉到一线,在“家长里短”中捕捉群众的真实诉求,在“柴米油盐”里感知民生冷暖。今年8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在社区走访调研时群众反映:县职教中心路段交通出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宜黄县人大第一时间形成书面代表建议,以闭会期间“重点交办件”交由县政府办理,经过10天时间的高效办理,这个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二是示范带头勇担当,将履职答卷“写在日常”。宜黄县人大以代表联络站为“民意窗口”,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为“履职现场”,常态化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三进三助”暨“四进四促”主题活动,把“人民选我当代表”的承诺化作件件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级人大代表2300余人次接待走访群众36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200余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0余起。三是建言献策促发展,使履职成果“落到地上”。首次组织召开省、市人代会宜黄代表团建议素材征集工作务虚会,收集到建议素材20余条,其中“关于将宜黄县列入省水资源储备县,建成君山水库,早日实现宜水供抚目标”的建议,被全国人大代表宗强作为素材,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支持江西省抚州临水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观音山君山联合引调水工程)建设”的建议,5月19日,水利部派人来宜现场调研答复办理工作。国家部委来宜调研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在宜黄历史上属于首次。(周学平、李国刚)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