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大渡口:古渡口流淌民主新声
通讯员 李沂谦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
地处长江边的重庆市大渡口区,在清道光年间因江边渡口马王乡的士绅捐渡船、雇船夫,免费摆渡过江百姓,留下了百姓称颂的“义渡文化”。
进入新时代,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赋予“义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更加可触可感。
充分发挥代表“家站点”作用
代表“家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有力载体。区人大常委会以“全域覆盖、功能集成、运行规范”为目标,构建三级联动代表家站民主阵地网,实现代表履职的主动延伸和多维覆盖。
2023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迭代升级代表“家站”,并延伸设立产业链、工业园、旅游景区代表民情联络点,实现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及街道议事代表“进家入站”全覆盖。
民主平台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2025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改革,按照“坚持系统集成、加强机制建设、升级平台载体、强化数字赋能”的思路,在全市试点打造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成为全市首批唯一一个以街道为单元的集成式标志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
九宫庙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创新工作,构建以人大代表之家为中心,5个社区代表联络站为延伸,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养老、志愿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代表民情联络点为特色的“1+5+N”基层单元矩阵体系。今年以来,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和街道议事代表“双月回家、单月进站、日常驻点”,开展“双代表促发展”活动21次,推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127件,开展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专题协商3次。
跳磴镇人大代表之家成立了“义渡360”议事协商会。在石盘村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建设上,由区、镇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担任协商会成员,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都进行民主协商,赢得了村民的认可支持。石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义渡360”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议事协商有关乡村振兴、维护村民权益等重大事项30余个,有效推进了村里的民主善治。
“智慧监督”增强监督实效
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监督工作着力点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数字化应用,有力提升了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扫个码就能找到代表,这样的民主看得见、摸得着!”前不久,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的居民通过扫“代表码”,向区人大代表反映了烧烤街的诸多治安问题。区人大代表通过调查核实,与商户协商,督促联动公安加强治安巡逻,使纠纷处置效率提升了60%。据统计,自发布“代表码”以来,已从线上收集群众诉求452条,推动96%的问题得到有效办理。
以“代表码”为主的“智慧监督”,还向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穿透。例如,向镇街人大开通“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监督权限,实现同级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实时监督;通过联通141基层智治平台开发“巴渝实践站”综合场景,代表们对群众高频诉求进行动态分析,区人大常委会将其转化为监督事项,督促政府解决道路整改等群众诉求37条。
把数字化融入监督工作,还有力提升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实效。区人大常委会通过数字化监督应用,组织专班监督推进恒大麓山湖等项目,使全区11471套“保交楼”任务提前8个月完成,考核居重庆市第一;连续五年跟踪监督幼儿“入园难”问题,推动全区新增公办园25个、学位7000个,“入学一件事”改革实现义务教育线上报名全覆盖。
凝聚代表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打造“义渡人大·五盯五贴”工作品牌,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贴近产业”,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融入产业链,有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内的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规模扩大,出现用电不足难题,导致机器不能满负荷生产。建在汽摩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的5名代表了解情况后,提出建议,推动电力部门为企业增加了变压器,优化供电线路,满足了公司生产的用电需求。
汽摩产业是大渡口区的主导产业,人大代表针对这一产业深入开展调研,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企业需求,通过协调推动,促进政府出台相关的专项扶持政策,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有效促进了汽摩产业的发展。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