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岱岳区人大常委会:以制度创新激活基层民主治理新活力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成立街道人大工委,通过制度赋能、平台搭建、效能提升,组织驻岱岳省、市、区人大代表联系街道选民代表,让群众诉求有回应、治理过程有参与,为基层民主治理注入强劲活力。近期,该区人大粥店街道工委在全国人大第十一期地方人大代表和干部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制度赋能 补齐基层人大工作短板
  “以前街道没设人大机构,群众有诉求不知道找哪儿反映,部门工作也缺乏有力的监督抓手。”粥店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深有感触。
  为破解难题,岱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思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制度文件,2022年4月,成立岱岳区人大粥店街道工委,建立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将人大街道工委的组成、职责、会议、工作制度、经费保障,以及街道选民代表会议的性质、职能、会期、议程、主要任务、选民代表条件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在选民代表产生机制上,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参照乡镇人大代表名额确定比例,按照“基数 45人+ 每1500人增加1名”的规定,科学核定选民代表名额104名。在推选过程中,严格按照单位推荐、考察审查、部门联审、党工委审批、张榜公示“五步流程”确定正式代表,确保选民代表队伍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群众认可。各项制度规定的建立实施,为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运行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搭建桥梁 畅通街道民主建设渠道
  2022年8月,粥店街道第一届选民代表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基层民主协商有了固定“议事厅”。截至目前,4次选民代表会议累计听取办事处及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报告各4次、重点专项工作报告19次,收集意见建议122项并全部办结。
  这四次会议中,选民代表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其中,老旧小区改造、电瓶车充电桩安装、交通信号标识优化等建议得到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经统筹推进后落地实施,切实提升了民生福祉。
  选民代表王永波反映后陡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后,街道立即组织专题研究,投资40余万元在村内安装大型净化水设备,彻底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不少选民代表在看到建议办理成效后,感慨到“选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施,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强化履职 充分发挥选民代表作用
  为确保代表履职“不断档”、服务群众“不缺位”,选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岱岳区人大各街道工委创新推出“四个一”工作法,让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常在线”。
  “培训一起抓”,夯实履职基础。街道每年定期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与选民代表集中“充电”,邀请专家教授、优秀代表等进行授课。今年5月,粥店街道组织了驻街道省市区人大代表及全体选民代表开展代表法专题学习,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培训6期500余人次。
  “用好一张网”,织密民意收集网。粥店街道将17个社区网格作为代表履职的“主阵地”,把104名选民代表与31名省市区人大代表编入网格,每月15日,与专职网格员一起到广场、进庭院听民声、汇民意,联合开展联系接待群众活动。今年以来,共收集建议意见43件,已解决42件,正在解决1件,办理情况满意率100%。
  “活动一起办”,拓宽履职场景。各街道每年除了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选民代表一块参加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外,还组织选民代表开展“履职为民践使命”系列活动。今年“七一”前夕,粥店街道还组织党员代表前往肥城市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砥砺代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事情一块议”,提升解决效率。除会议期间集中议事外,日常工作中,针对群众意见建议及时组织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商议解决。区人大粥店街道工委还聚焦街道重点工作,成立现代服务业、教育、基层治理等专业代表小组,积极融入专业资源和行业优势,有力提升人大监督质效。
  创新实践 实现民主建设提质增效
  岱岳区人大街道工委成立以来,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有序高效实施、街道人大工作全面规范运行。
  健全工作体系。从完善组织架构到明确职责定位,街道人大逐步建立权责清晰、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畅通民意渠道。通过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打破街道与群众间的信息壁垒,形成“街道问需于民、群众建言献策”的良性互动格局。
  凝聚发展合力。选民代表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群众关切有效融入街道民主决策,推动民生实事精准落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人大街道工委真正做到了与党委同向、与办事处同力、与选民群众同心。(辛振华 赵其瑞 王颖)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