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王春生:努力让每一滴水都安全抵达

《中国人大》全媒体见习记者 查炜 记者 张玮琦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1期  浏览字号:
  王春生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禹泽供水公司工会主席
  “以汩汩清流润泽民生。”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禹泽供水公司工会主席王春生随身带着的泛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而这也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二十五载光阴,王春生如磐石般屹立在城市的供水一线,在涓涓清流与万家灯火中,镌刻下坚守与担当的岁月勋章。
  2000年,王春生入职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供水公司,成为一名管道学徒工。为了将城市水管分布谙熟于胸,磨砺一身维修本领,他肩挎工具包,形影不离地追随师傅,日复一日地在大街小巷间穿行不息。“无论夏日寒冬,只要供水出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血管’,水务工作者就像是‘主治大夫’。管网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城市生产生活都会受影响,维修必须争分夺秒。”每年春节都是用水高峰期,王春生忙得不可开交,“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睡在办公室都是常事,床头也会放着值班电话和对讲机。”
  “任何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老王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从没推诿过,更没退缩过。”谈起王春生,工友们都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图为王春生代表。(代表供图)
  在王春生的带头推广下,管道不断水开孔作业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节约自来水资源、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为提高全区供水应急维修工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下花园区“三供一业”改造工作中,他带领工作人员连续奋战,3年完成5000多户的供水改造任务,居民的用水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用水,下花园区启动了“智慧水务平台”项目。为了充分发挥平台功能,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了解公众对涉水政务服务的需求,王春生从熟读管网资料,到实地走访,再到上门入户了解用水情况,逐渐把供水管网分布和走向“画”进了脑海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在不停地“奔跑”中,王春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过硬的本领,逐步成长为管道维修技术骨干,之后又担起了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禹泽供水公司营业所所长的职责。2007年,他获得张家口市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他又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王春生最为关注的是民生。他围绕水资源保护、供水安全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保障用水安全等建议。
  “张家口下花园‘风光火热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若建成,每年可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京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还能提供2445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有效解决区域民生供热难题。”今年,王春生将推动大唐下花园电厂2×660MW热电联产扩建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的建议带到了全国人代会。
  如活水奔流于城市的大小管道,王春生常年奔走在基层一线,将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政策送达千家万户,也将百姓心声传递回决策殿堂,努力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从日常工作到座谈、调研、联系群众活动,他总是带着笔记本,时时记录着群众的意见建议。每年全国人代会后,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到基层,宣讲全国人代会精神,分享感悟。他说:“要让老百姓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
  “水表转动中,增长的不仅是数字,更是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身着蓝色工服,站在纵横交错的管道前,王春生目光坚定地说,“我将继续聚焦水资源领域,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把更多基层声音和百姓期盼带到全国人代会,为城市的供水事业和民生福祉不懈努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