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烟台: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推供销社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烟台市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兴社,有效激发供销系统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今年以专项视察蓄势赋能,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把真理伟力源源不断转化为推动农业强市建设的宏大实践。
为农服务践宗旨
“家人们看过来,4月的烟台春和景明、山海生辉,可以躬耕觅趣,也可以观海听涛!”在烟台供销·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里,视察组看到一名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本地乡村旅游产品,屏幕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下单提示不停弹出。
“以前‘山川精彩少人识’,现在有电商赋能,激活了乡村旅游‘一池春水’。”烟台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胥延义介绍,近年来,发挥供销社点多面广的优势,抢抓大数据、物联网等机遇,全力拓展烟台农品线上销售,累计直播带货3000多场次,其中直销农产品超100万斤,2024年销售额达2.37亿元,同比增长22.3%,有效助力“土特产”链接“大市场”。
从视察情况看,除了发展直播电商之外,各种瞄准“三农”新需求的服务创新也应运而生。依托供销社城乡零售体系,推行“线上下单+线下自提”模式,提供高效便捷、货真价实的购物体验,广泛引流获客;构建网上“云连锁”,探索数字人实时直播,打造辐射胶东的电商产业高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供销两旺;开发手机APP,整合供销服务信息,“网约”农资、农机、农技和农田测绘等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双线服务”正成为烟台供销的又一根“金扁担”,与乡亲们共挑乡村振兴新希望。
建强基层固根基
从成立之初只有4、5家农户,到现在拥有近200名社员和4个机防队、2个飞防队,招远顺丰植保专业合作社不仅成长为国家级示范社,还流转1500亩土地打造小麦、花生繁育基地,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像这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全市供销系统已培育出70多家。通过开放办社、规范内部管理、延伸服务链条等措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托管土地65万亩以上,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2.5%,惠及小农户2.5万户。“不仅活儿干得好,比起自己买农机、找服务还省心省力省钱,真是没说的!”村民们笑着告诉视察组。
基层供销社直接服务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烟台市将深化综合改革的重心放在夯基筑本上,政策资金向县乡倾斜,累计改造提升基层社61个,恢复“服务空白”15个,创建省级以上示范社11个。与此同时,采取破产重整、市场化运作等办法,成功使市供销社直属企业“瘦身提质”,深耕农资供应、港口货运物流等传统领域,布局新媒体运营、绿色肥料生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新兴版块,预计“十四五”末,社有企业营收将超过20亿元。全市供销系统破茧重生迎蝶变!
深化改革谋新篇
当前,“三农”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供销合作事业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尤其是农资、再生资源等传统主营业务受到不小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烟台市供销系统攻坚突破、全面起势,去年经营业绩逆境飘红,实现销售总额、利润分别为4.36亿元和0.17亿元,同比增长11.1%和33.5%。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额1.33亿元,质量和结构更加优化,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成绩得益于改革,未来发展仍须靠改革。拥有76年历史的烟台供销社,如何在深化综合改革中发挥好人才、网络、设施等先天优势,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视察组趁热打铁,摆问题、析症结、谋对策。
“供销社‘复兴’的意义在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体系能为‘三农’发展做更多的事情。”
“供销社主阵地在农村,只有紧抓‘为农服务’这个根本,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才能在改革进程中越走越好。”
“基层社要把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电子商务等作为服务的主攻方向,让农民通过综合改革获得更多实惠。”
……
谈及以人大监督助推供销社综合改革,烟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秀香表示,下一步要把做好人大监督“后半篇文章”抓在手上,强化跟踪问效,落实代表意见,稳步推进改革发展,用好供销社这支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力。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