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宁波市人大:小小“观察站”助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当天,宁波市江北区前江街道“人大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站”内气氛热烈,一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代表建议办理座谈会如火如荼进行,人大相关专(工)委、提出建议的代表与建议办理部门就如何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行政检查计划统筹、深化“一件事”综合监管等问题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是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集成人大职权、行政职责、司法职能,促进业务下沉、力量下沉,更好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宁波已实现全市10个区(县、市)观察站建设全覆盖,以人大之力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之优。
选准点位,“沉浸式”观察摸清企情民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3月1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在镇海区骆驼街道机电工业社区设立全市首家观察站,辐射范围覆盖周边园区的2623家工业企业、161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及近600家个体工商户、3万余名职工。
“我们选址的原则就是要‘有的放矢’,将观察站设在企业较为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商业集聚区等,并依托当地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组织架构,从而将企业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直观感受零距离接入观察站。”宁波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负责人说。
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余总经理是骆驼街道观察站的首批观察员,在该观察站设立后的第一次活动上,他直言不讳:“企业对各类检查疲于应付,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此,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专项监督中,专门就相关问题开展调研,并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清单化审议意见,要求即知即改。
随着观察站建设的全域推进,部分区(县、市)逐步探索出“1+N”模式,即在观察站之外增设N个观察点,扩大服务半径。截至目前,全市观察站(点)共覆盖10个经济开发区、37个工业园区,聘请观察员112名,收集企业、观察员反映的涉企司法、执法活动以及助企帮扶方面需要改进的意见建议845条。
找准路径,“一站式”办理发挥平台作用
“多亏了观察站的帮助,我们的用地审批流程目前正在顺利推进。”余姚市丈亭镇数家企业的负责人十分感慨。
余姚市丈亭镇民营企业众多,市场活动十分活跃,部分企业为扩大生产,亟需利用周边空地,但因低效用地报批流程较为复杂,前期报批资料繁多,多家企业面临审批难的困扰。丈亭镇观察站收到企业反映的问题后,第一时间联合镇发展服务办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题调研2次,指导企业完善报批资料,持续跟踪审批进程,督促问题解决。
每一家观察站通过综合人大业务下沉清单和司法执法部门工作下沉清单,确定年度活动计划,并形成登记受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答复反馈工作闭环,以“观察专报”将收到的问题建议送交相关部门研究处理,有些比较重大或者涉及面较广的问题,还将转化为人大监督项目或代表闭会建议。
宁海县梅林街道新梅工业社区下辖4个工业片区,此间的观察站专门建立了企业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并采取“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走访、一季一交流”等形式,开展日常活动与季度重点主题接待,为企业解决了人才招聘、技能培训、涉外商事、工伤认定等50余个涉企事项。
“观察站帮助我们在越南找到了可靠的法律团队,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太感谢了!”梅林街道大路周工业片区一位企业负责人说。该片区的部分企业在与越南出口贸易中缺少专业的涉外法律团队,面对国外企业的无理要求往往缺乏应诉能力,梅林街道观察站在收到这一反应后,会同人大街道工委与县司法局进行了对接,为企业介绍了越南当地的法律团队,帮助企业维护了正当利益。
精准破题,“组团式”服务解决急难愁盼
为了让工作更加专业、深入,观察站纷纷将共享法庭、检察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助企站、警企服务站、民商法治诊所等专业力量接入人大平台,并融合税务、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职能,凝心聚力推动企业问题解决。
鄞州经济开发区是浙江省级经济开发区,集聚企业300余家,规上企业近半数。近年来,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该开发区企业普遍存在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措施乏力、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此,该开发区的观察站联合公检法机关进企破难解题。特邀区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负责人围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为园区企业专题授课,敦促全市首个法检联合“关于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保护的建议”有效落实,并加大相关侵犯商业秘密罪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健全企业保护机制。
“我们建立了一张清单、一个码、一个热线的观察体系,无缝对接浙里办和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充分引入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力量,让企情民意汇集更加畅通,从而更加系统、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问题。”鄞州区人大常委会法制监察司法工委负责人如是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发挥人大法治化营商环境观察站作用,努力为地方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作出人大贡献。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