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西峡县人大: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
以机制创新护航绿色发展

来源: 河南人大网  浏览字号:
  西峡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汇水区面积占全省的40%,生态地位突出,生态功能特殊,肩负着“一河清水入丹江,一渠清水送京津”的政治使命,承担着加快发展与保护水质的双重任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民富县强、幸福西峡工作主线,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4月30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草案)》(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高水平推进西峡县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人大作用,持续巩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
  凝聚多方合力,构建生态文明全覆盖报告制度。县人大常委会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成立工作专班,总结现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报告制度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县域实际,草拟《实施意见》,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并提请县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县委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大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明确将报告内容从生态环保拓展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方面,将报告主体从县政府拓展到“一府一委两院”以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根源治理、合力治理。
  统筹点面结合,打造生态文明全链条工作模式。《实施意见》强调“拓展提升、深入实施”“因地制宜、精准实施”“协同联动、合力实施”等原则,力求方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在全县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1+N模式(即每年听取县政府和N个有关单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相关专项报告),并明确2025年在继续听取和审议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基础上,开展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全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对《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西峡县深化南水北调核心水源涵养区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机制的报告,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落地见效。
  纵向协同发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丰富。主动争取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对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工作计划,加强与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农业农村委等的沟通对接,实时汇报生态环保、生态经济、水源地保护等监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吸收上级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指导意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代表专业小组,扎实开展“两进两问”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进网格,广泛听取民情民意,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代表联络站,接受问政,提出意见建议,回应群众关切。召开县乡人大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开展试点工作,聚焦生态环保和生态经济,确定双龙镇、回车镇、太平镇等先行开展试点,在镇人代会上听取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关专项报告,实现县乡人大共同配合、整体推进,推动政府及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南阳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贡献西峡人大智慧和力量。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