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白景阳:焊花飞溅映初心
通讯员 姜新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孟伟
白景阳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电焊班班长
在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有一位每天与焊花“共舞”的大国工匠,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电焊班班长白景阳。每次见到他,他总是身着有“中国石油”标志的红色工装,神采奕奕,眼中闪烁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当你手握焊枪的时候,每一条焊缝都是一条生命线,焊一道就要合格一道。”2025年第一个工作日,白景阳就为他的工友们上了一堂技能提升培训课。“80后”的他,俨然已经是大家眼中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在工作中特别能吃苦、肯钻研,而且技艺精湛,经常给我们传授焊接经验,带动我们整个班组提升焊接水平”。
从一个农村娃到技能专家,白景阳的职业生涯诠释了奋斗与拼搏。2004年,年仅18岁的他进入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安装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面对这份易学难精的技术活,白景阳特别珍惜,也格外努力。“我们公司有10位全国劳动模范,我在内心暗暗发誓,要向他们学习,成长为最优秀的技能工人。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企业就是我的大学。”
20多年来,白景阳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先后参与了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阿尔及利亚LNG项目、科威特清洁燃油项目、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十几项重点工程。凭借精湛的技艺,白景阳的焊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在海外参加工程项目时,我们代表着中国技术工人的专业水平。当地人不会说你干得怎么样,而是说中国人干得怎么样。”
白景阳手上有深深浅浅的烫伤疤痕,这是钻研技术、参与项目建设的见证,也是独属于他的特殊勋章。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
2023年,白景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光荣的头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聚焦就业、技能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提交了多份建议,希望提升技术工人福利待遇、社会地位,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使更多有志青年走进技术行业,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反馈。
2024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白景阳提出了关于支持锂电池回收利用的建议,第二天就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回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同志在会议期间上门沟通,表示他们将会同工信部等部门研究制定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细化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方责任要求。”白景阳说,这次“面对面”,让他感受到了政府对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我将始终践行履职为民的庄严承诺,把更多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人代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在即,白景阳抓紧时间开展调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并反复查阅相关资料,不断优化调整。他告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央企和国企招聘员工时,很多都采用劳务公司派遣用工方式,员工容易缺乏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而且福利待遇相对较低,技能工人流失严重,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白景阳建议,进一步优化央企和国企用工方式,加强对派遣用工形式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高职院校和技能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技能工人待遇,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白景阳用焊花点亮了人生,不忘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白景阳代表在焊接现场认真工作。(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