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刘桂梅:守好纸张质量“生命线”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刘桂梅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质检员
  一张纸经过繁复的程序,加工成笔记本、礼品盒、纸箱等纸制品,才能进入我们的生活。同样的一张纸,在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质检员刘桂梅手中,必须经过多道质检程序,才能作为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生产线。
  “一张A4纸通常是70克或80克。”2010年刚踏入印刷行业,刘桂梅还是个“小白”,对质检一窍不通,A4纸克重是她唯一了解的纸张知识。
  没有经验,刘桂梅利用工作之余,上网课、查书籍,唯有“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摸索门道。“起初只能目测,后来渐渐有了一些设备,这就要求我掌握设备操作。为了能分享检测经验,查漏补缺,我们还经常组织质检员和生产线工人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错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久而久之,刘桂梅成了工友口中的“刘师傅”。
  随着产品的更迭换代,纸张的质检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每次碰到新产品,刘桂梅都会详细记录下每种纸张的检测要求:用来制作瓦楞纸的原材料需要一定的耐折度,保持硬度;纸张含水量必须保持在一定区间,否则会影响后续印刷的准确性;北方冬天气温低,为了尽可能降低纸箱开裂风险,瓦楞纸配比要降低,面纸配比要提高,夏季则相反……每一条规律的背后,都凝结了刘桂梅数不清的精细打磨。
  “工作不能三心二意。每一张质检程序上的纸,我都要踏踏实实按照要求检查它们是否合格。”质量是生产的生命线,刘桂梅始终牢牢谨记这条准则。寒冬腊月,她不慎在工作中摔伤了腿。领导和工友都劝她在家多休息几天,然而她放心不下工作,拄着拐杖依然坚守在质检一线。
  2024年全国人代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回到工作岗位,刘桂梅迫不及待向工友分享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心得感受。在曾经高度依赖人工作业的质检生产线,刘桂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汇聚创新力,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借助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春风,刘桂梅所在的质检作业线已经向“新”而生、向“绿”而行:机械臂取代人工码垛,效率大大提升;根据不同产品的质检标准使用MAX系统进行检验,加强管理;开发了瓦楞环保鞋盒;以纸代塑、以纸代木……她高兴地说:“质检需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机器设备、产品结构和理念上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刘桂梅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人民服务。为加大对锦州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力度,锦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讲故事的方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刘桂梅向大家娓娓道来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中“登城红旗”背后气贯山河的故事。故事虽短,却给予她启发与指引。“红旗时刻鞭策我要始终保持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去承担工作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人大代表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利用好、宣传好、讲述好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一起去守护我们的红色资源,为推进红色资源立法贡献更多力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直播带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求职和招聘方式。受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一场直播带岗活动启发,刘桂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直播带岗这一招工新模式,提出了关于利用好直播带岗促进就业的建议。
  刘桂梅认为:“要培育和打造直播带岗示范基地,更好地发挥直播带岗的作用,大力宣传直播带岗服务渠道、经验做法、服务品牌,引导社会各方支持、参与就业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劳动者求职和各类企业招聘需要,促进高质量就业。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快政策研究、制定和出台,促进直播带岗行业健康发展。”
刘桂梅代表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