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韦恒焦:“算账书记”的“幸福账”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冯添
韦恒焦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老韦又来算账了。你放心,今年我们屯139户人家,没一户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好着哩!”2024年年底,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雅度屯党支部书记韦军笑着告诉来屯里“串门”的该村党委书记韦恒焦。
1980年出生的韦恒焦,常年到各村“串门”,皮肤晒得较黑。因为他精于给村民们算计支出,所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会算账的老韦”“算账书记”。
韦恒焦初任和律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时,和律村刚刚实现整村脱贫,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办酒席的风气也越来越盛,婚礼、葬礼、升学宴、满月酒等名目众多。“这家办了,那家也跟着办,而且规模还不小。”面对频繁的酒席宴请,他意识到这种风俗给村民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如果把这些酒席、彩礼、回礼的钱都投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中,将能够迅速带动产业兴旺。
为破除陈风陋俗,有效提升村民脱贫后的生活质量,韦恒焦开启了“算账模式”。他先后走访了村里的1714户家庭,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迅速制定了适合本村的移风易俗规范。同时,采用“算账式”工作法,向村民们清晰地展示过度操办宴席等活动所带来的不必要开支。
“每次酒席要办3天,如果每人每天按150元误工费计算,200人的酒席,大家潜在损失就有9万元。”“燃放烟花爆竹,请8到10辆接亲花车,这些要支出6000多元。”村里的广场和巷道经常传出韦恒焦用家乡话给村民们算账的声音。
韦恒焦的“算账”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修订了村规民约,明确限制红白喜事的规模和费用。同时,推行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以积分激励村民遵守新规,有效遏制了攀比之风,树立起文明新风。
“数字会说话,群众一算就知道亏不亏,比讲大道理更管用。账算得好、算得精,群众就会有信心跟着干。”在韦恒焦的带领下,和律村还成功打造了千亩哈密瓜扶贫产业园、千亩返乡人才创业扶贫产业园和万头生猪扶贫产业园等。这些产业园吸引了150户脱贫户入股参与经营,每户每年可获得3000到4000元的分红,同时为2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能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韦恒焦说:“我来自田间地头,希望履行好代表职责,尽我所能做一些利民为民的实事。”
韦恒焦告诉记者,今年他在履职中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在他看来,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越来越有影响力,应当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和弘扬中展现更大作为。韦恒焦认为,应围绕弘扬传统节日做出更多制度性安排。“‘三月三’是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会举行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求丰收和平安。”他建议,希望在三月三这一天,广西全域高速免费通行,
“这不仅能让‘广西三月三’这张文化名片更加闪亮,吸引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到广西,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能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和交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韦恒焦说。

韦恒焦代表在果园中了解挂果情况。(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