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王花萍:巧手编织幸福梦 奋斗敲开致富门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王晓琳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王花萍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贯胜鞋业有限公司制鞋工
  一台白色缝纫机、一叠叠黑色的鞋面、两个黑色线圈、一个蓝色篓子,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贯胜鞋业有限公司制鞋工王花萍日常的工作环境。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的工位上又多了一个粉红色的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同事们的心声。
  缝制鞋面工艺复杂,虽然王花萍此前也系统学习过缝纫技术,但是拿起鞋面,她还是感到无从下手。
  “我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技术,学好技术才有更好的生存之道。”王花萍暗下决心,一定要快速掌握鞋面制作技巧。折边、做手工、打万能、打反结……不论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都能看到她奔走在车间、专注做好每个生产环节的身影。
  “勤”是王花萍的立身之本,“新”则是敦促她不断学习的动力。她总说:“跟不上时代潮流就要被淘汰,我们的制作技术也要与时俱进。”
  “滑雪鞋鞋面相比其他鞋更硬,缝制难度最大。一片鞋面材料成本就要好几十元,试错空间小。”一个星期没做好成品,王花萍心急如焚。拆了又做、做了又拆,她与其他工人组成创新小组,夜以继日研究如何让硬邦邦的材料适应机器。凭借扎实的缝制经验,王花萍发现,操作机器时不能过快过慢,双手同时压住鞋面,就可以制作出合格产品。收获的喜悦洋溢在王花萍心田,她自豪地说:“2020年北京冬奥会冠军就是穿着我们制作的滑雪鞋夺冠的。”
  砍过柴、挖过煤、做过烟花爆竹,从大山沟里走出来的王花萍凭借勤劳双手改善生活、过上了好日子。回想起2007年那个大雪纷飞的寒冬,王花萍捧着到手的第一个月工资,她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告诉更多农村妇女,只要肯奋斗,就能靠双手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家乡的特色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起来,农村妇女就业机会才会越来越多。”
  在同事眼里,王花萍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当看到其他人忙不过来,她就主动请缨,帮助同事。“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促使我时刻要求自己变成一盏灯,照亮身边的人。只要有人想学技术,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我经验和技巧教给她们,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
  王花萍实地走访调研时发现,一些农村妇女缺乏较好的就业条件。为此,她时常鼓励和帮助她们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意识,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家也都十分愿意和她沟通交流,把她当成了贴心的“娘家人”。她认为,要改变农村妇女的现状,应该加强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扶持,助力乡村振兴。因此,王花萍等代表联名建议将烟花爆竹行业中央级税收反哺主产区地方政府,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为群众发声,是王花萍的履职初衷和使命。她深入基层,广泛接触群众。在与农民的交流中,她了解他们在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与创业就业群众聊天时,了解他们对行业发展、政策环境、薪酬保障的诉求,并总结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等。“这些鲜活的素材是我提出议案和建议的重要依据。我努力让自己的每一次发言都‘接地气’,每一件建议都能够反映民情民意。”
  王花萍还十分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后,转变农村困难地区资金投入方式问题。她建议,过渡期后应避免资金投入断崖式减少,要对地区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评估,确保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发挥衔接资金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中央衔接资金在产业帮扶中的比重,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内生发展动力。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建立统一的资金投资平台,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
王花萍代表凭借过硬的技术,缝制出骑马鞋等多种产品。(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