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王陆芬:带领乡亲们“绣”出致富路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徐航 李倩文
王陆芬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白沙坡小组村民、华韵刺绣文创负责人
火红的火焰花层层叠叠盛开,在黛色布料上格外醒目;金黄的凤凰在三七绿叶间盘旋,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白沙坡小组村民、华韵刺绣文创负责人王陆芬手里,带领乡亲们“绣”出了一条致富路。
“绣”出建议 让文山搭上“致富高铁”
云贵高原山高路陡,以前火车只能慢悠悠地爬山越岭。继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后,以三七种植、绿色铝加工为主要产业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正沿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蓝图阔步前行。但是州府没有通高铁的现状,成为文山人民的“心病”。
王陆芬对此深有体会:“我从事彝族刺绣产业,以往客商想来选购刺绣产品时都会问‘能坐高铁过来吗?’”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王陆芬走访了绿色铝、蔬菜种植等多家企业和大量群众,了解到大家对便捷的交通有共同期盼。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我把文山州府通高铁的建议带到了北京。这个建议是用我的‘笔杆子’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王陆芬手中的“高铁梦”小巧而精致,包含高铁和三七花等文山元素。“世界三七之都文山欢迎您”几个大字醒目地点缀在整幅绣品上。王陆芬运用彝族传统的平绣、打籽绣等多种刺绣针法,将彝绣色彩瑰丽、针脚绵密的特点在作品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州府通高铁这一建议既直截了当,又蕴含勃勃生机。
2024年1月30日,文山至蒙自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这是件大好事,是文山人民搭上‘致富高铁’的‘车票’。”听到这个消息时,王陆芬激动不已。
谈起“绣”出建议的初衷,王陆芬坦言:“我想让更多的人领略彝族传统刺绣的魅力,让我们少数民族的特色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她的心愿朴素而真挚,正在一点点实现。
“绣”美乡村振兴 共筑幸福梦
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陆芬用彝绣践行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誓言。
从外打拼回到家乡后,让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念头涌上王陆芬心田。“彝家女子会拿针就会刺绣”,带着村里的16个绣娘,王陆芬开始了艰难创业路。
好念头离不开好政策。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王陆芬不断学习、摸索。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到注册手工刺绣有限公司,从起步前三年的血本无归到2021年白沙坡彝绣品牌实现销售额600余万元,十几人的小作坊变成了千人大公司。
“绣娘可以来这里领取绣品,或者邮寄到家中。这样既不耽误她们做农活,又可以方便她们照顾家庭。”王陆芬流露出由衷的笑容,“大家盖起了小楼、开上了小汽车,我明显感觉到她们精气神的积极变化。看到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我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致富的梦想之花如同王陆芬针下的火焰花,越开越大。如今,不只是白沙坡村的妇女,维摩乡、稼依镇等县内乡镇及周边区县,甚至其他州市的妇女,纷纷慕名而来,2800多名绣娘在一针一线间实现致富增收。
刺绣基地里的绣娘不仅年龄跨度大,还来自彝族、壮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王陆芬看来,培训很重要。“以前去培训也就只是培训,现在不一样了,我会有意识地去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更清楚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接下来,我会不断努力学习,充分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再‘绣’出一场幸福生活梦。”王陆芬乐呵呵地说。

王陆芬代表展示彝绣作品。摄影/徐航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