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张继新:以“产业旺”促“乡村兴”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博勋 通讯员 韩婧颖
张继新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隆冬时节,北风凛冽。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旭一牧业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宽敞明亮的牛舍错落有致,标准化养殖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有序运行。这里产出的高品质牛肉“醇香有嚼劲、味美满口香”,搭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很难想到,杭锦后旗曾经是自治区级贫困旗县,旧时的中南渠村到处是土坯房、泥土路,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2002年春节,张继新回家过年时,被家乡的贫困面貌深深触动。带着“让村里的老百姓都富起来”的坚定决心,他毅然放弃大连的高薪职务回乡创业,将所有积蓄投入到奶牛养殖中。
从不到200头奶牛的小养殖场到3万头肉牛存栏量的养殖园区,张继新创办的旭一牧业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不断做大产业的同时,张继新还探索建立起一整套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出一条集高产奶牛及肉牛繁育、饲养、屠宰、加工、销售、饲草料生产为一体的完整循环绿色农牧业产业链。
“要发展好产业,必须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2014年当选村支书后,张继新逐步推行“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基地”发展模式,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实施通村油路改造、绿化亮化工程、文化广场建设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探索一种模式,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片百姓。中南渠村摘掉了“穷帽子”,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张继新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当天,张继新第一个向总书记作汇报,将村里肉牛养殖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农企联合发展模式讲给总书记听。“总书记和我握手时说,我们的养牛模式很好。”张继新备受鼓舞,“发展肉牛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以牛的犟劲、韧劲当好人大代表,张继新的目光始终投向“三农”领域。作为一名连任代表,他对如何更好履职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乡间小道上,在村民家中,在果蔬大棚和饲牛圈舍里,张继新听农牧民说、跟农牧民聊,设身处地了解乡亲们的所思所需所盼。
“我们村是靠奶牛、肉牛养殖致富的,要在产业发展路径上有所突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才能提高附加值。”就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张继新认真记录整理,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奶业振兴健康发展,肉牛产业与高质量可持续农业、种业发展等建议。他呼吁,加大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持续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人人有致富门路、户户有增收项目。
“耕地零散,畜牧分散,限制农牧业的质量和规模,这是中南渠村乃至整个河套灌区面临的问题。”结合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张继新建议加快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化耕地改良等项目,加强气象保障服务,让村民从“望天收”变为旱涝保收。
对于农村的了解、对于乡土的热爱,让张继新深深扎根于这方沃土。在张继新的资助下,村里的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毕业后,他们也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农村的好资源不少,作为人大代表,我一定要帮助乡亲们发挥好农村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提档升级,以‘产业旺’促‘乡村兴’,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生活。”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张继新和乡亲们齐心合力,正大踏步向前。

2024年3月,张继新代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