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韦丽娜:深耕制糖二十载 谱写“甜蜜”新篇章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冯添
韦丽娜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是制糖企业的榨季。来到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一辆辆装满糖料蔗的卡车开进工厂,一捆捆甘蔗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提汁车间,制糖工人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数字化生产线高速运转。随着糖厂工艺和设备不断升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日榨蔗能力最高可达1.2万吨。
全国人大代表、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丽娜清晰地记得,就在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调研考察时的场景,“那时正值榨季开榨不久。”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他进入生产车间察看制糖工艺和作业流程,在公司展厅了解糖业产品种类及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他强调,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食糖是重要的副食品,大家为此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送去了‘甜蜜’。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为糖业发展作出新贡献。”离开企业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前来欢送的员工们提出殷切期望。
“作为糖业企业一名员工、一名人大代表,我心情十分激动,对糖业发展更加有信心,也感到使命光荣。”韦丽娜说,要牢记殷切嘱托,不断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不懈努力。
韦丽娜就读制糖工程专业,参加工作后在制炼车间、企业管理一线工作20多年。她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推动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和科技创新,提高废糖蜜、蔗叶等副产品的利用率,延伸糖业产业链,实现“一根甘蔗吃干榨尽”,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和食糖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60%左右。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在服务保障国家食糖供应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韦丽娜介绍,白砂糖生产需要经过提汁、澄清、浓缩、结晶、分离晶体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废料。“这些制糖过程中衍生的副产品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压榨甘蔗后形成的蔗渣可用来造纸或生产环保餐具,澄清糖汁时沉淀形成的滤泥可以作为肥料或动物饲料,结晶分离出的废糖蜜可以用作酵母或酒精原料,甘蔗叶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原料……甘蔗全身都是宝。”
“蔗糖产业是万千蔗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关系着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韦丽娜告诉记者,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一年来,她围绕蔗糖全产业链发展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话题,走进工厂、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倾听基层群众和企业的诉求和建议。
“一根甘蔗两头甜,制糖企业与蔗农利益息息相关,要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韦丽娜的建议主要聚焦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她希望能多出台优惠政策,确保对蔗农的作业补贴落地见效,并给予蔗糖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与技术支持。
“甘蔗产量受干旱影响较大,就拿去冬今春来说,降雨量较少。希望国家在水利及甘蔗灌溉设施方面给予支持,努力改变甘蔗生长‘看天吃饭’的现状,让广大蔗农的收入更有保障。”韦丽娜说。

韦丽娜代表(中)在公司查看生产设备运行情况。(代表供图)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