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嘉兴市南湖区:依托平台打造“季记相约”品牌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近年来,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人大代表“季记相约”联系选民群众制度,每季度末月27日上午组织人大代表回选区服务选民群众,更好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承诺。
  “线上+线下”,建强“约”的载体
  加强代表活动平台建设,夯实“季记相约”活动基础。一是在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按照“方便群众、共建共享”的要求,在每一个区人大代表选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代表联络室,作为人大代表在选区的履职窗口。二是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区级代表联络总站与全区13个镇(街道)代表联络站、107个选区代表联络室互联互通,形成站、室工作网络,为人大代表到选区收集社情民意,以及后续的流转处理提供技术保障。三是依托站、室工作网络,建立“季记相约”制度,并同步制定“人大代表进联络室联系选民群众工作制度”,对代表进选区代表联络室的工作内容、要求等作了进一步明确,推动“季记相约”活动常态长效运行。
  “固定+自选”,丰富“约”的内容
  一是谋划“1+N”的活动主题。每次活动包含“1”个“固定动作”,即每季到选区听取民意,年底向选民述职;“N”项“自选主题”,即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人大监督重点等确定主题。二是组织“1+N”的参与人员。区人大代表是活动的主体,还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政员、部门负责人等一同参加,组成“1+N”的履职团队,提升活动效能。凤桥镇人大邀请工业副镇长一起参与,快速解决了工业园区用水问题。三是采用“1+N”的活动形式。代表联络室接待是活动的基本形式,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走访、视察、视频联线等“N”种方式开展活动,提升活动覆盖面、参与度和影响力。余新镇人大组织代表与农民、工人、企业家“田头见、车间见、企业见”,推动“季记相约”活动延伸至各个角落,广泛收集民情民意。
  “监督+评价”,提升“约”的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民情民意处理闭环,推动“季记相约”活动取得实效。一是明确处理流程。制作民情民意处理流程图,规范“收、分、办、督、评”的工作闭环,切实将民意、民智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二是公开亮晒进度。代表可以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民情民意办理情况。对进度较慢的,可以根据事权,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镇(街道)人大(工委),进行重点督办,推动民情民意的及时处理。三是完善评价机制。民情民意办理结果通过数字移动端反馈给代表和选民群众,并进行满意度评价。对评价结果不满意的,镇(街道)人大(工委)将组织集中会商,督促办理。区人大常委会也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等作为年底对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