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南阳市: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和保障代表积极依法履职,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一、开展“小讲堂”活动,让代表当好传递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以人大代表为主体,由代表主讲,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党群活动中心、邻里(乡里)中心、乡村文化广场、农村小舞台等平台,运用专题讲座、说唱团、宣传车、实用宣传页、知识问答、现场教学、在线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每个季度结合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宣讲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及新出台的方针政策;宣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宣讲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宣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宣讲群众当前实际需要的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知识,引导人民群众了解形势、知情明政。
二、开展“深走访”活动,当好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的“信息员”。根据统一安排,代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走访群众活动。走访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一人登门走访,也可多名代表一起开展活动,或结合人大代表联络站“周三代表活动日”开展活动。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座谈、组织“问政、问计、问需”见面会、代表接待日、开通代表信箱等形式,听取人民群众对本行政区域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要求,了解反映社情民意;围绕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安排,征求代表所在单位、行业和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做好群众工作,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对走访活动收集到的群众意见,由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三、开展“微协商”活动,让代表当好群众关心事项的“协商员”。建立“四步闭环协商机制”,形成“精准选题—精心准备—精细实施—精确转化”四个步骤的闭环协商链条。依托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履职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站内+站外”载体和途径,把涉及人大职权的要事、“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中与人大履职相关的事项、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作为协商主要内容。以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为主要牵头人,邀请有关党政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参加协商。协商过程中,人大代表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结合走访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积极发表意见,转递群众声音;有关党政部门负责人对此积极回应,各方加强协商沟通,对于协商过程中各方表达一致并能当场解决的意见建议,当场予以解决。对于需要转交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解决的意见建议,以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形式,向同级人大提出,按照代表建议办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办理。对于关系到全市大局的事项,上报市、县人大常委会,按法定程序列入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事项,予以监督落实。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1.9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小讲堂”、“深走访”活动9300余次,开展“微协商”活动5000余次,解决人民群众各种问题、意见和建议5000多个,三项活动切实成为了人大代表履职“新平台”“新渠道”,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拓展。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