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不断提高新时代人大监察司法工作质量和水平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博勋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23期  浏览字号: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地。11月19日至21日,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座谈会暨培训班在浙江金华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更好地推进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郝明金出席并讲话。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杨晓超主持19日上午全体会议。
  肖捷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加强代表工作、抓好自身建设,以高质量的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助推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不断开创人大监察司法工作新局面。
  郝明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个显著政治优势,作了深入解读。他强调,要坚持将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监察司法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努力使这五个方面的显著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彰显。
  交流发言、代表座谈、实地考察、专题学习……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组成人员,部分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人大监察司法委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等180余人齐聚一堂。
  “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非常管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当其时,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深刻提升、一次实践经验的充分交流、一次共识合力的深度凝聚,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9日至21日,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座谈会暨培训班在浙江金华召开。19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郝明金出席全体会议并讲话。摄影/王博勋
  助推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落实
  人大监察司法委负责联系的监察、审判、检察、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等领域工作,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要全面系统梳理全会部署的改革举措,准确把握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任务要求。”肖捷强调,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必须深刻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要立足人大职责定位,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
  杨晓超指出,监察司法委作为人大专门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联系执法、司法机关的优势,协调推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切实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成果巩固下来。
  在这方面,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做了大量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牵头起草法治宣传教育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两部法律草案,配合修改监察法、仲裁法、监狱法,协助推进反跨境腐败法等立法工作。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跟踪监督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执法司法工作,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各地人大监察司法委也认真履职推动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浙江探索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每年听取审议省政府法治建设情况报告,开发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起从听取审议到交办督促再到反馈落实的全链条监督闭环机制。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鲜明特点,广东作出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强化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人才连接。
  江西打造“公益诉讼江西行”监督品牌,围绕“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主题开展专项监督。辽宁连续3年对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开展监督,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作出决议、开展专题询问,并对专题询问承诺履行情况、目标达成程度等进行跟进评估。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需求新期盼
  “基层对加快推进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进程的呼声很高。”“建议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纽扣’。”“打好反电诈持久战,守好群众‘钱袋子’。”……
  11月20日上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大代表座谈会。参会的11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地方人大代表中,有来自田间地头的村支书,有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还有公安民警、科研人员等。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代表们立足本职工作,结合调研情况,畅谈履职体会,对做好人大监察司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大家反映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期盼。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具体措施,切实予以改进提高。”杨晓超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同志到会介绍了常委会代表工作进展情况。
  座谈会上,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委员鲜铁可通报了委员会2024年代表工作情况。修改委员会工作规则,增设“代表工作”专章;委员会组成人员加强与代表“面对面”沟通、“肩并肩”调研;首次开展重点督办建议督办调研,畅通代表建议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不断丰富代表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代表工作和委员会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各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例如,湖北做实“两个联系”,建强委员会工作联系点,做到下基层必走访代表、开展工作必邀请代表、办理建议必联系代表。青海丰富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结合民事审判监督工作,邀请代表“沉浸式”体验司法服务。金华积极探索“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进代表联络站活动。
  监察司法机关是人民权利的守护者,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聚焦百姓关切,各级人大监察司法委扎实推进有关工作。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家监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内蒙古以行政审判监督为抓手,推动诚信建设工程取得实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南京以“审议专项报告”+“作出重大决定”打出反电诈组合拳,全市电诈警情数、立案数、损失数同比大幅下降。
  凝心聚力推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稳中求进推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各级人大监察司法委的共同任务。
  各地涌现出许多创新经验和亮点做法。例如,上海召开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监察司法工作协作会议,共同签署知识产权一体化法治保障框架协议。重庆破解直辖市“两级人大、三级司法”体制架构下部分法检“两院”缺少对应同级人大监督难题。山东首次组织跨专门委员会联合调研,会同社会委调研青少年文身整治工作情况。
  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浙江省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中央党校教授胡建淼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分别就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传承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开展3场专题讲座。与会人员还前往婺城区现代农业示范点、金东区千万工程示范点调研。
  谈认识、谋落实、绘新篇,本次会议引发热烈反响。
  “很及时、很解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潘勇感到,现场聆听各位领导的精彩讲授,实地观摩浙江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近距离学习各地鲜活经验,“思想上深受触动,工作上找准了差距”。在北京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陶晶看来,会议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探索,对提升人大监察司法工作质量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浙江省人大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朱恒毅表示,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大监察司法工作的要义所在、重点所在,对推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纵深指引和全面部署。河南省人大监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员赵会生告诉记者,回去将第一时间向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作专题汇报,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河南人大监察司法工作水平。
  “新时代人大监察司法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杨晓超强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实际行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中求进推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