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扎牢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聚焦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 徐航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对完善社会保险统筹制度、建立待遇调整机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监管体系等作出明确要求。
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障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为社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开展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列入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对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进行深入检查。
在6月4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贯彻实施该法的重要意义,突出重点、直面问题,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高质量完成执法检查任务,推进社会保险法全面有效实施,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用法治力量推动加强改进社会保险工作,增进民生福祉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人民群众对多层次社会保障的需要愈加迫切。社会保险具有防范风险的重要功能,当个人面临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带来的风险时,社会保险可以发挥互助共济功能,有效化解或缓解个人风险,保障基本生活。因此,依法推动社会保险工作,是扎牢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规范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规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实施以来,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3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超过了10.7亿、13.3亿、2.4亿和3亿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持续改善。
但同时,当前社会保险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参保质量不高、缴费基数不统一、基金平衡压力大等,法律实施中还存在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法规政策衔接不畅、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执法力度需增强等问题。
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社会保险法执法检查,其目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用法治力量推动加强改进社会保险工作,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地、深入基层,全面检查法律实施情况
今年6月至7月,执法检查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肖捷、郑建邦担任组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振武担任副组长,分为3个检查小组,赴黑龙江、上海、江西、广东、四川、宁夏等6个省(区、市)开展实地检查。同时,5月至8月,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河南、重庆、青海等6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赴地方检查时,各检查小组紧扣法律规定,突出问题导向,全面了解法律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切实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定责任。
6月上旬、中旬,王东明率执法检查组赴上海、黑龙江开展实地检查。检查组听取市(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座谈交流,深入数字运营中心、社保经办、医保经办等机构和工业制造、农产品加工、高科技、新业态等代表性企业进行检查,并对外资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农村社保工作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王东明强调,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全面有效实施社会保险法,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保险工作,用法治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权益。
7月上旬,肖捷率执法检查组赴江西、宁夏开展实地检查。在对多家单位和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对部分小微企业和农村社保工作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的同时,检查组听取省(区)政府及部分地市政府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情况汇报,并与人社、医保、税务等部门负责同志和部分企业代表、基层群众、专家学者进行座谈。肖捷指出,要坚持不懈做好参保扩面工作,扎实提升监管质效,不断改进经办服务,做好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推动各方面严格落实社会保险相关法定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可靠、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
6月中旬、7月上旬,郑建邦率执法检查组赴四川、广东开展实地检查。检查组听取省政府及部分地市政府实施社会保险法情况汇报,并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深入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医院、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社区、农村等进行实地检查,并开展随机抽查。郑建邦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促进社会保险法全面实施,继续加强参保扩面工作,解决一些群体“漏保、脱保、断保”问题,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建立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职责清晰、流程顺畅、征管规范、协作有力、便民高效的管理服务流程,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稳定运行。
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促进社保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紧扣法律、突出重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社会保险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法检查紧扣法律制度、法律规定开展工作,聚焦法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了解人民群众关于社会保险的急难愁盼,督促和推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社会保险工作的水平。
社会保险法立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各险种参保缴费和享受待遇情况,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总的来看,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法律中“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错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参保人数和待遇水平持续提升。特别是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积极推动将其纳入参保计划。
社会保险工作覆盖面大,涉及部门多。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度建设、保费征缴、业务经办等方面的职责分工。法律实施中,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法律规定,构建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结合部门职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险的监督职权。执法检查组深入各地,切实了解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和监管情况。完善基金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格局、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一张依法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法网”,有力确保了基金安全运行。
点点手指,足不出户,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在App上完成社保办理;走出家门,不必绕远路,在省市县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窗口就能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随时查询就医清单,便利办理医保结算,在医院自助服务终端,患者及家属“码”上就能掌握就医情况……作为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检查组在检查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时注意到,各地聚焦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多元化经办服务,“线上+线下”多种经办模式让群众少跑腿,经办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社会保险有五种,养老工伤失业险,还有医保和生育,都不同。”利用当地群众和游客喜欢到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镇大鸿米店喝茶的习俗,合江县将大鸿米店打造为“法治茶馆”。检查组在大鸿米店内看到这样一番景象——茶客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诙谐的“三句半”,讲述内容正是社会保险法有关知识。执法检查组检查法律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推动改进工作的过程,也是加强法律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对社会保险的认识和理解的良好契机。检查中发现,各地各部门在宣传内容、宣传对象、宣传重点上构建多维度法律政策宣传矩阵,帮助人民群众准确理解法律政策,营造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的良好氛围。在形式多样的宣传下,全民参保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多措并举、广纳民意,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为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全国人大社会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赴福建、湖北、海南、云南、甘肃、青海等6个省开展执法检查前期调研,赴江苏、山东、湖南、河南进行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与此同时,调研组还到最高人民法院开展前期调研,了解近年来社会保险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基本情况,并听取社会保险纠纷审判中的难点问题;赴国家税务总局就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税务部门执行社会保险法面临的问题等,与有关负责人、各地税务局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开展执法检查奠定了基础。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广泛听取基层声音,才能更好增强执法检查的监督刚性。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也是社区工作者。目前我所在的社区中,低保对象、重度残疾、特困人员有267人……”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执法检查组召开与各级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的座谈会,就社会保险工作进行深入交流。瑞金市人大代表曾玲讲事实、摆数据,向检查组介绍了部分特殊困难对象可能存在的无力缴费现象。
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纷纷提出意见建议: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江西省人大代表谢欢注意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为职工全员缴纳社保的问题,她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缓缴政策,在保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减轻企业压力;产科医生黄慧娟结合工作实际,建议进一步优化生育保险政策,将部分产后康复医疗项目、母婴特需护理项目等纳入医保统筹报销……
执法检查中,检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随机抽查等方式,多角度了解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面对面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建议,广泛凝聚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的强大合力。
此次执法检查还委托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保障学院两个专业团队开展第三方评估,聚焦法律实施成效、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形成评估报告。
执法检查组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工作,打出监督“组合拳”,让执法检查真正走深走实,切实发挥人大监督实效,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