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回家!她曾被毛主席接见……

来源: “海淀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走过70个年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久弥新。时光穿越厚重的历史,人民当家作主益显千钧力量。
  为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七十周年,9月19日,海淀区清河街道开展“欢迎刘世梅代表回家”活动。
  故地重游
  见证履职初心
  今年90岁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海淀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刘世梅在女儿邱如珍,北京人大编辑部副主任张雪松,清河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清河街道工委主任文思君的陪同下,时隔30年后,从上海进京,重回清河。
  “您当年作为清河制呢厂的工人,刚成年就是全国纺织业的劳动模范了,这是您被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照片。”走进清河制呢厂办公楼、清河艺术馆,清河街道文史专家徐庆源通过一张张、一本本、一件件珍贵的老照片、书籍、物件,和刘世梅一同回忆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清河制呢厂挡车工刘世梅。刘世梅积极参加“郝建秀工作法”生产小组,总结出一套细纱操作法,使看锭能力提高一倍,回毛消耗率降低一半。刘世梅成为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北京市劳动模范。(资料图片)
  岁月流金,然记忆犹新。
  看着清河艺术馆大屏幕播放的“欢迎代表回家”字样,刘世梅反复摩挲端详老照片、老物件,思绪回到70年前的夏天:“我当选人大代表时,只有十九岁,是那一届最年轻的人大代表,当年,毛主席在中山堂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努力学习。’周总理和我说,‘要做好桥梁作用’。”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信念始终根植在我心里。”刘世梅继续回忆,“我印象深刻的是,修德胜门到昌平那条路,是我们第一届代表提的议案,那条路修好后,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我心里非常高兴。”
  “能自己当家作主,感觉浑身上下都有股使不完的劲。”刘世梅说,“这一次回家,一路走一路看,发现海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非常感动。年轻的人大代表肩负光荣使命,希望大家继续脚踏实地,倾心为民!”
  立足当下
  海淀家站建设提质增效
  现场,清河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清河街道工委主任文思君向刘世梅代表介绍特色家站开展情况。
  回溯光阴故事,见证履职初心。刘世梅对于海淀区的关心从未间断,“如今,日新月异。人大代表履职的方法也更加灵活,群众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更为紧密。希望大家能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做广大人民的朋友,期待海淀区的明天越来越好。”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