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在西南大学成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
2024年4月2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与西南大学共建的“重庆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启动会在西南大学举行,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依托有关高校、研究机构成立备案审查研究中心,对备案审查理论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促进备案审查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备案审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已开设备案审查专门课程,加大备案审查专门人才培养力度。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推动备案审查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理论与实务融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联动西南大学共建重庆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备案审查工作深化发展,研究破解备案审查现实问题,以学科建设推动备案审查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备案审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推动法学及相关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为创造更多备案审查成果提供保障。研究中心设立“三所一基地”等机构,即备案审查理论研究所、行政规范性文件研究所、监察司法规范性文件研究所和备案审查人才培养基地。专家团队建设以西南大学为依托,辐射联动市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务部门,最大化聚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备案审查人才。
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为:一是打造提质备案审查的新抓手。聚焦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持续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建设建议方案。帮助各级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完善制度机制。二是构建联动专家学者的新矩阵。打造备案审查实务部门、专家学者常态化交流的平台,以高水平智库建设赋能备案审查新发展。三是推动理论成果产出的新载体。逐步形成“备案审查论坛”“备案审查专刊”等品牌载体。定期推出理论研究成果,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发展。四是形成建强人才队伍的新基地。集聚理论和实务人才,壮大备案审查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备案审查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研究中心拟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五年创品牌”的建设进路,分步有序推进。2023—2024年,搭建研究中心运行框架,完成核心专家团队组建,建立工作制度并逐步健全配套机制,初步建成备案审查学术交流平台。2025—2026年,实现研究中心制度机制系统成型、工作运行科学规范,助推全市备案审查工作队伍能力水平显著跃升。2027年以后,打造具有“西大特色、全国一流”的创新研究平台,推动备案审查制度创新走深走实,促进全市备案审查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研究中心的重点任务包括:一是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助力健全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体系。推动乡镇备案审查制度机制建设,探索备案审查区域协同审查机制。探索研究中心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常态化提供业务咨询并开展协助审查。参与文件审查研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分片联系区县人大,对审查工作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专家咨询,促进区县备案审查工作均衡发展。三是加强备案审查理论研究并推动实践创新。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以高质量的备案审查理论研究成果助力备案审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备案审查领域学术交流。开展备案审查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四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备案审查人才队伍。开展备案审查学科建设,为备案审查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实务部门与高等院校人员交流锻炼。
启动会上,张勇副主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顺清与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党委副书记潘洵为研究中心揭牌。张勇同志在讲话中提出,备案审查制度是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就加强备案审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明确的任务。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这是备案审查制度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对备案审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形势背景下,要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和备案审查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实务部门和高等院校各方优势,聚力推动备案审查行稳致远、走深走实。成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对推进备案审查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是新形势下推动备案审查高质量发展的有益举措。他提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力增能、乘势而为,围绕备案审查制度建设这根主线,针对规范性文件规范化、法治化问题,加强校地合作,深耕细作、同题共答,不断探索实践,不断产出成果。希望重庆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研究中心在规范性文件规范化研究、备案审查制度守正创新、备案审查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在推进重庆一域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积极的贡献。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