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心相融 真心换民心
——上海虹桥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以“五融法”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虹桥街道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次提出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强化责任担当,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建设发展精神血脉,结合主题教育,立足社区实际,通过融汇民智、融通民情、融解难题、融合中外、融炼机制等“五融法”,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方法和机制,用民主的方法来回应和解决群众民生问题。
一、立足融汇民智,结出民意“金果子”。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率先攻坚探路,构建“一体两翼”征集架构,形成以信息员为主体、顾问单位和专家人才库为“两翼”的倾听民意矩阵,在组织参与立法工作中,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逐步形成提前一周将专业人士解读好的草案送达信息员,召开相关从业人员和居民群众两种类型座谈会征求意见,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会、书面征求三种形式征集意见,每次至少要召开四次以上座谈会听取意见的“一二三四”工作法。通过有效凝聚人大代表、一老一小、青年白领、一线业务专家等群体参与立法意见征询,充分汲取群众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同步整合设立的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市党内法规工作基层联系点,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扩大公众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原汁原味的意见来源越来越广泛,立法点运作也越来越规范。八年来,立法点共听取了140部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草案意见,征询意见52377人次,上报建议3467条。
二、立足融通民情,开启民意“直通车”。及时准确掌握反映民情民意,健全吸纳民意工作机制,打通基层群众社情民意反馈渠道。通过整合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网络,依托党群服务站点、人民建议征集点、人大代表之家站点、“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等,推动倾听民意的触角向街区、居民区、楼宇园区、社会组织等延伸,充分收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做到群众关切哪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民情民意征集就延伸到哪里。同时,加大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问题的收集研判,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探索AI算法分析,快速有效研判社区投诉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通过完善数据分析,问政问效于民,为街道提供重大问题的预判预警,为各部门针对性开展各项工作和问题防范提供民意支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在虹桥蔚然成风。
三、立足融解难题,打造治理“金钥匙”。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开展沉浸式、现场式、开放式、解剖式调研,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等资源,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民美好生活”主题行动季,聚焦群众关切,搭建议事平台,不断增强基层协商议事能力,做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推动商务区暖情家园、国际社区融情家园、传统社区亲情家园走向共情社区。在原有的规划公示等公众参与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项目方案设计民主征询机制,用心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家门口工程”中,广泛邀请居民参与,征询对项目的意见,并召集设计方、施工方多次召开居民会议讨论,由居民现场决议形成最终改造方案,围绕一个“融”字破解难题,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逐步推进老年群体餐难、加梯难,青年群体就业难、交友难,儿童友好空间不足、环境设计不佳等“老小旧远”难题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引领策源器,动员各方共创城市更新、政策创新、产业焕新“三新”实景,城市更新激发主体积极性,攻下电梯、消防设施损坏等老旧楼宇改造硬骨头,精准高效助企纾困解难,促成虹开发-古北新区一体化发展效能;政策创新发动企业提供智慧,争取招商激励、营商服务等一批政策先行先试;产业焕新群策群力,打造“善治理×优产业”楼宇,集聚优质资源参与总部增能、贸易强区及数字经济等行动。主题教育期间,街道党工委班子对居民区进行全覆盖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精品小区建设、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等民生点位情况,梳理形成11份问题建议清单,从“政策制度类”“推进项目类”“工作举措类”明确整改方向,推动问题整改提质增效。
四、立足融合中外,讲好中国“好故事”。依托上海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建设与首提地相称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学习、研究、传播的重要阵地与平台。把握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策划发布宣传作品,出版中英文版《虹桥故事》,编辑制作《虹桥声音》案例集,今年以来,中央、市级媒体共报道虹桥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42篇,获得社会各界良好反响。充分发挥好首提地效应,讲好中国民主法制故事,让每一位来到首提地的中外人员都能有所收获和启发,今年已接待510批次10778人次实地考察,其中外籍和港澳台人士共47批1099人,充分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全力打造宣传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载体、响亮品牌。坚持党建为核、治理为魂、服务为先、文化为媒,积极为海外人才量身定制社区融入计划,通过文化融入、公益融入、治理融入,让海外人才了解中国文化、参与公益服务、投身社区治理,促进情感融合、文化融合、价值融合,帮助海外人才建立一个远离家乡的家。
五、立足融炼机制,塑造实践“好样本”。立足于务实有效,在学懂吃透、对标对表各级政策措施要求的基础上,加大微观落实机制的调研、设计、实践、总结,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机制,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和穿透性,让政策要求与基层实际、企业需求、群众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一项一项地狠抓落实,一件一件地把事干成,牢牢地把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过程中,充分运用“重要法规规约、重要社区规划、重要民生实事、重要家园事务”四大民主实践载体,在实践中及时形成制度性、机制性规范,有效运用“三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党务公开、居务公开、“洋啄木鸟”等载体,积极发动群众对各工作小组及居民区、“两新”领域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面落实的制度机制保障。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从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提地”迈向最佳基层实践地。
编 辑: 刘海滨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