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重庆市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3年8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下发重庆市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9月,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同时,专门到区公安分局覃家岗派出所进行调研,了解全区治安管理工作情况,听取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和有关街道办事处、基层调解员、律师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简报如下:
一、沙坪坝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
根据区公安分局反映,2020年以来,沙坪坝区每年发生的治安案件数量在4500至5500件之间。2022年因为疫情原因,治安案件数量有所下降。2023年上半年,治安案件数量同比明显上升。从案件类型看,占比前三位的是盗窃、诈骗、殴打他人。具体情况见下页表。
2022年以来,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提起行政复议案件41件,经行政复议机关处理,维持23件,终止7件,撤回2件,驳回1件。2020年以来,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共审结涉治安管理行政诉讼案件21件,其中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8件,判决行政机关败诉1件,裁定驳回原告起诉9件,被指定其他法院管辖2件,准予撤诉1件。行政机关败诉原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以及超过法定期限作出行政决定,程序违法。
根据区公安分局及其治安支队、基层派出所反映,治安管理执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对多发的电信诈骗类案件调查手段不足。电信诈骗类治安案件也多是流窜作案、团伙作案,但因不够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调查手段有限,几乎无法结案。
二是异地办案难。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后,常常会离开违法行为发生地,异地开展传唤、调查取证、办案协作等存在困难。
三是对多发的广场舞噪声扰民案件处理困难。重庆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商业区域、广场与居民楼宇往往距离很近,广场舞噪声污染的治理涉及环保、市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因主体责任不明确,多部门同步联合执法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噪声污染的反复性、瞬时性等特点,存在取证难、管理难、执法难的难题,常常导致公安民警执法依据不充分,难以形成有效治理。
四是对民宿、日租房、短租公寓等新业态管理措施不明确。这些新业态不属于旅馆,没有严格执行住客实名登记的制度,往往成为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滋生隐匿的场所,治理难度较大。
二、关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修订草案新增加了一些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高空抛物、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拒不整改治安隐患、无人机“黑飞”、违反证人保护措施、采取滋扰纠缠等方法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虐待所监护的幼老病残人员、违法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娱乐场所和特定行业经营者不履行信息登记或者报送义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器材、非法生产经营制毒物品等。参加征求意见的各方面普遍认为,这些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社会公众对这些行为的危害性已有普遍的认识。修订草案将这些行为纳入法律规制,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民权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与刑法有关规定也做到了衔接,对这些修改表示赞成。
我们还就有意见提出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增加规定的虐待动物、违规养犬、遛犬不栓绳、公共交通霸坐等行为是否应当增加征求了意见。关于虐待动物,有的意见提出,一些人虐待猫、狗等宠物,并将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笼统规定“虐待动物”可能范围太大,比如老鼠就不该纳入保护范围。可以将“动物”限制在宠物或者伴侣动物。关于违规养犬、公交霸坐,有的意见认为,可以依照现行规范养犬、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没有必要再增加新的规定。
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修订草案第三十四条,我们着重征求了意见。有的意见提出,草案这一条规定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值得肯定。有的意见提出,该条规定的“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具体含义和认定标准不明确,基层公安机关难以准确掌握,可能因为执法尺度不一造成矛盾风险。也有的意见提出,这一规定对个人服饰进行规制,可能过度干预公民权利和自由,需要慎重研究。
三、关于处罚程序
各方面普遍认为,修订草案关于处罚程序的规定,既充分保障了公安机关高效有力执法,又注重了制约监督、执法公正,总体上是可行的。我们就几个重点问题着重征求了意见。
关于一名人民警察处理案件。大家普遍认为,修订草案增加一名人民警察处理案件的情形,符合目前治安案件多发,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同时规定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起到了留痕、制约的作用,总体上赞成这一规定。
关于听证程序。区人民法院提出,行政拘留处罚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应当纳入听证范围。有的公安派出所也提出,举行听证能够有效保证当事人的权利,使办案民警的权力接受监督,降低执法风险,赞成将拘留处罚纳入听证范围。
关于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据区公安分局介绍,目前沙坪坝区公安机关对于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人员,都会留存记录。但与犯罪记录不同,违反治安管理的记录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生活、就业,一般没有影响,只是作为前科信息由公安机关内部掌握。对于修订草案规定的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制度,各方面普遍表示赞成。
有关方面还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出了一些具体修改意见,我们将梳理后按程序上报。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