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跨越六年 久久为功 咬定“教育”不放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紧跟党委决策部署,紧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呼声期盼,连续六年将基础教育作为民生领域监督重点,从小学教育现状专题调研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集体视察,从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中小学校用地建设管理,再到代表小组定向视察“双减”政策落实情况,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综合运用审议报告、专题询问、执法检查、集体视察、调查研究等方式,真正让教育事业在人大监督发力下再上新台阶。
学有良校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为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果,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2018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小学教育现状专题调研,2019年分3个视察组赴全市9个旗区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体视察,叠加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召开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等方式,有力打出监督“组合拳”。2022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清单跟踪监督销号制,针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跟踪监督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切实把监督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式专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例如,连续几年跟踪监督校园“土操场”问题,直至2021年全市16所没有塑胶操场的中小学校全部完成操场改造工程。制定《鄂尔多斯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进一步解决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工程进展缓慢、布局规划不合理、中心城区学位不足等问题,以小切口、精细化立法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实施一年后,组织开展执法检查,督促市人民政府依据《条例》规定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十四五”期间,鄂尔多斯市计划投入7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68所,新增学位数约1.3万个。
学有良策 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
2022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以“双减”政策为切入点,组织市人大代表小组开展定向视察,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
视察期间,代表们实地走访学校课堂、社区家庭,“面对面”倾听意见、“背对背”摸准实情,助力“双减”工作落实见效。市人大代表、康巴什区第一中学校长王玉琼:“双减”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学校应该利用好“双减”政策,努力把教学改革作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着力点,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倾听意见只是起步,推动问题解决才是落脚点。代表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督促有关部门有针对性解决问题、靶向发力。市人大代表、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主任郝巧梅多次提到,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为众多家庭提供另一条愿意主动选择的教育路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唯分数论”的倾向。2023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吸纳代表小组建议,开展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以新的监督视角继续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径,督促政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学有良师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每调研一处,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都会邀请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针对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流失严重的问题,2019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加大教师资源供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人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机制等具体解决办法。2020年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调研中,继续督促市人民政府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协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调配聘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职责,并对长期在农村牧区工作的教师,给予工资、职称等方面政策倾斜,吸引优秀教师和高校毕业生任教。
代表小组定向视察中,代表们特别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经过多次讨论后提出: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合理减轻在校教师工作负担;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常态化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具体建议。市人民政府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完善教育人才招聘引进和选拔培养激励制度,出台《鄂尔多斯市直属教育体育系统招聘引进优秀教学教研人才实施办法》、创新实施“候鸟型”人才引进计划、制定“三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遴选标准、建立市、旗区、学校三级相互衔接的培训工作机制。2022年,全市共招聘引进优秀教师2373名,其中招聘部属师范类院校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379名。
用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唯有再接再厉,方能久久为功。从2018年至2023年,鄂尔多斯市人大常委会紧盯“教育”不放松,建立起涵盖沟通协调、监督调研、审议报告、整改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以更有力度、更实举措、更显权威的人大监督,助推全市教育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冯敬辕)
编 辑: 刘海滨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