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走进人大,感知民主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分享汇今天正式启动!

来源: “上海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10月26日,“走进人大,感知民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分享汇(第一季)在上海广播艺术中心举行。
  为进一步充分宣传展示上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硕成果,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长宁区人大常委会、上海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开展名为“走进人大,感知民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分享汇的系列宣讲展示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谢坚钢,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潘敏,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副总裁袁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尼银良,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党委书记宁菁出席活动,并与现场观察员共同见证分享汇的正式启动。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三年多来,上海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8位宣讲员依次上场,动情讲述。
  2015年,全国首批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在虹桥街道设立。作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人才库”的首批成员,吴新慧带来《从基层立法联系点“小窗口”感知民主“大气象”》,讲述虹桥街道立法点民主建设的故事,以及如何结合自身专业和司法实践,积极召集、组织社区居民、楼宇上班族参与到立法意见的征集中。 
  吴新慧说,“立法工作不再高高在上,最基层的社区群众,可以把他们的想法和感触,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架起的‘彩虹桥’,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前来咨询提建议的市民群众感叹,‘原来老百姓也能参与立法,传递我们自己的声音’。”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刘榴从3个工作故事讲起:推动河道治理、推进人行天桥电梯加装、关注生活垃圾末端处置——民生小实事折射出民主大理念,人大立法监督工作切实聚焦民生热点、推动民生改善。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是我们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我们将继续牢记人大的职责使命,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在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中,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浦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刘榴说。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蒲公英未检团队”检察官徐丽春是一名雷厉风行的“90后”检察官,她的团队建立了全市首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务站点”,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矫治方案,帮助4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重回社会。依法打击监护侵害犯罪的同时,为近10名儿童落实国家监护。她的团队还在全市首创医生“强制报告联络员”等制度。在分享中,徐丽春展示了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以及立足长效的立法建议最终被纳入未成年人保护的上海地方性法规,“以法之名,守护孩子茁壮成长”,以法之力,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同心圆”。
  青浦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张佳祺通过讲述两位“长三角”人大代表的民主故事,让现场“沉浸式”倾听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践行体验,包括示范区三地探索开展跨行政区域选民资格审查和登记信息的互通互认等。
  为进一步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核与形式,展现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中的探索与创新,随后登场的四位宣讲员分别以“用乡村光影照亮为民履职之路”“打造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代表架起‘连心桥’ 助推农民‘翻新房’”以及“加梯样板:民主协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为主题,通过充满烟火气的故事,生动呈现出民主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在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破解矛盾的金钥匙。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上海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市人大代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王海波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彭勃作为观察员,对8位宣讲员的精彩案例进行了生动点评。
  他们认为,城市治理需要所有老百姓的参与,找到问题、推动解决,才能共同往更美好的方向努力。可以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找到了解决超大城市复杂性难题的秘方。
  参加本场活动的还有来自市、区人大的机关干部和市民代表,他们认真聆听,与大家分享感悟与收获。
8位宣讲员获颁“优秀宣讲员”荣誉证书
  据悉,“走进人大,感知民主”——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分享汇(第一季)的实况录音,将通过上海新闻广播(FM93.4,AM990)《直通990》节目播出,播出时间为11月1日(星期三)下午1:00,敬请关注。(向晓薇)
编 辑: 刘海滨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