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23年04月12日 14:28

  一、雅安简介


雅安市雨城区女娲补天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缘,东邻成都、眉山、乐山三市,南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界甘孜藏族自治州,北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全市幅员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雨城”之称。空气质量较好,多数时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市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01万千瓦。森林覆盖率超过69%,居全省第一位。市内分布野生动物700余种,有大熊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种;分布植物约3000多种,有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0种。雅安是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二、雅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机构

市五届人大设专门委员会4个:法制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设办事部门3个:办公室、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挂省人大代表雅安联络处)、研究室。市人大常委会设工作部门6个: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农业工作委员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委员会。

雅安市荥经县珙桐花

雅安市人大立法机构和人员情况:市五届人大法制委现有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其中1人兼任法工委主任)、委员3人。现有法工委主任1人、副主任1人,法规科科长1人、备案审查监督科科长1人,工作人员2人。

三、雅安市地方立法情况

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茶园

2015年12月3日,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雅安成为全省第一批行使地方立法权设区的市之一。在省人大常委会关心指导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快速建立完善立法机构,充实立法力量、完善机制制度、摸清立法需求、提升立法能力,坚持“小切口、真管用、有特色、能落实”原则,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主导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针对性,敢于先行先试,创制性地制定了七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立法之路。

  1.《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法规自2017年7月20日起施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在全国率先作出新村聚居点管理的法治探索,创建了以自管委为主体的一套全新的基层群众自我服务的管理机制,推动实现让灾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称赞为“具有探索与开创意义”,受到新华社内参的关注,被评为“雅安十大改革创新案例”。

2.《雅安市青衣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法规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全省首部流域水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足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全国首创涉及水电站生态流量管控的系统性立法,有效扭转长期以来对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于法无据而管控乏力的局面,人民日报曾对此作了题为“把河水还给河道”的重点报道。

3.《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法规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首部村级河(湖)长制地方性法规,将“村级河(湖)长吹哨,职能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纳入法治化轨道,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公里”解决水环境问题提供法治保障,得到了水利部的肯定。

4.《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法规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法规的方式提炼固化雅安市名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高岗村模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由“要我分”到“我要分”实现实质性转变,与《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相互扣合,以法治之力,护航美丽乡村。

5.《雅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法规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养,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雅安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若干规定》。法规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范围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保护系统性立法的先行先试,创制性将国家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荐标准转化为农业投入品法定使用标准,明确各类主体在基地保护中的职责,确保“软标准”在基地的“硬着陆”,积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7.《雅安市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若干规定》。法规自2022年12月20日起施行。是全省首部对自然灾害应急避险工作的系统性立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6·1”芦山地震和“9·5”泸定地震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抢抓自然灾害中人员避险转移的“黄金期”,提炼固化雅安市在历次自然灾害应急避险中探索的经验,明晰各类主体在应急避险关键节点中的组织、配合、协助和服从等责权利,对高效有序开展自然灾害应急避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拓展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

2021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确定雅安市人大常委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202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文华来雅出席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启动仪式。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启动仪式上“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指示。雅安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耕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大力完善机制、丰富内容、拓展形式,提升吸纳民意能力和科学立法水平,充分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雅安实践。

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启动座谈会

一是高站位建设国家立法“直通车”。建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统筹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织密“全覆盖”征集网络。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左右联通“多向互动”,体制内、体制外广泛参与立法,不断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建成以“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点”,成员单位、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协作基地、立法信息员为“线”,“线”上单位再组建意见建议征集网络形成“面”的“点线面”全覆盖征集网络,涵盖县、乡(街道)、村(社区)各层级区域和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各行业领域,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民意反映渠道,夯实立法征求意见的实践基础和民意基础,形成社情民意“最大公约数”,凝聚社会治理的“向心力”。

二是强化“全链条”制度支撑。出台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雅安市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全过程暂行办法、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征求意见建议工作流程(试行)、立法信息员工作职责等系列制度机制,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指导市本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结合实际探索吸纳民意管用机制,宝兴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了“1345工作法”、芦山县人大常委会“三个一”畅通民意渠道,名山区茶叶协会汇集“方言土语”便捷机制等,人民群众敢建言、有人听、能直通,让高大上的立法接地气,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向纵深推进、落地见效。


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

三是高层次多场景频发雅安声音。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国法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立法联系人民: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实践与理论”研讨会上交流雅安经验做法;献礼党的二十大央视纪录片《征程·民声的回响》重点宣传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做法和成效;《国家立法响起雅安声音》等多篇宣传报道被中国人大网、央视英语频道、人民权力报等刊载。

四是多维度呈现雅安实践。精心制作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专题片,精心选址、融合雅安元素,建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雅安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功能多元化、服务便捷化、信息智能化走在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阵地建设的前列。联动县(区)打造19个市本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矩阵,推动打造一批法治文化广场、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立法“直通车”的运行基础更加坚实。

通讯地址:四川省雅安市正和路1号2幢2121办公室

邮编:625000

编 辑: 刘 冬
责 编: 于 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