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北京市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朝阳区是北京市城六区之一,因位于朝阳门外而得名。地处北京中南部,北接顺义、昌平,东与通州接壤,南连丰台、大兴,西同海淀、东城、西城毗邻。全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街道、19个乡,有621个社区、144个村,常住人口344.9万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一)朝阳是“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承载地
一是在政治中心建设上。朝阳区内有16家中央部委机构,136家一级、二级央企,30家团级以上驻区部队。朝阳区坚持把落实政治中心功能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功能设施体系,提高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的水平,全力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近年来,朝阳区圆满完成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作为“双奥之城”主承载区,高标准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实现疫情防控“零感染”、人员流线“零破环”、服务保障“零事故”,全区6个集体和2名个人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荣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和勉励。
二是在文化中心建设上。区内汇聚了中央电视台、路透社等近400家国内外知名传媒机构,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交响乐团等80余家知名文艺表演团体。朝阳区充分利用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发展优势,统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全区街乡文化中心、社区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人均1.87平方米。建成42家城市书屋,实体书店322家,博物馆数量达70家。全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超1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506家,均居全市首位,国家文创实验区成为全国首个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实施文化产业百园品质提升行动、百亿企业培育行动。102家特色园区投入运营,34家被认定为市级园区,均居全市首位。798—751艺术街区等4处被认定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古都京韵·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入选全市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成为展示首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亮丽名片,朝阳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三是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上。朝阳素有“中国涉外第一区”的美誉,是我国大国外交的主场。区内集中了除俄罗斯外的全部外国驻华使馆,以及全市45%的外籍人口、50%以上的国际性会议、65%的外资金融机构、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与24个国家的30个城市、城区和国际组织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北京CBD在世界商务中心区吸引力指数排名跃居全球第7、亚洲第2,保持全国第1。出台“凤凰计划”等系列政策,建设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营商环境考评成绩连续四年全市第一。
四是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朝阳区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有驻区高校22校32址,科研院所19家,“两院”院士107名;区内汇聚了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3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数量占全市均超过1/5,有默沙东、爱立信、奥迪、西门子、ABB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到60家;全区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40家,“专精特新”企业570家,独角兽企业52家,印象笔记等7家企业入围2022年中国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百强名单。高标准打造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全域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全区5G基站达5009站,持续领跑全市,人工智能企业490余家、占全市1/4。
(二)朝阳是首都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近年来,朝阳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深层次推进经济转型,十年间,GDP连续突破4000亿、5000亿、6000亿、7000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率先突破500亿元。产业结构以商务、金融、文化、科技为主导,市场主体总量约占全市20%,第三产业占比超过93%,呈现出北京CBD、中关村朝阳园等重点产业园区错位融合发展的特色布局。2022年,朝阳区承压前行、积极应对,努力以朝阳的稳定发展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CBD
一是重点指标保持全市前列。2022年,GDP增速与全市基本同步;完成地方级收入1008.3亿元,连续第6年地方级收入在千亿元以上,区级收入503亿元,居全市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79.8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6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7.7亿元,同比增长13%,总量居全市第一。
望京soho
二是“两区”建设构筑发展优势。“两区”建设新增入库项目556个,累计形成60个突破性示范性亮点,在北京CBD成立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和贸易科技联盟,建成国内首个实现数据跨境流通功能的数据托管服务平台,数字增信文旅产融模式在全国推广。金盏平行进口车试点平台、公用型保税库正式获批。设立新加坡、香港等5个全球招商联络站,为企业搭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平台。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三是区域消费活力持续激发。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朝阳消费版图,即“一纵”指打造地铁14号线朝阳段商业带,联动沿线六大商圈提质升级;“一横”指推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沿线商业持续提升,实现多方共治共建共享;“一核”指CBD千亿规模世界级商圈。推进美食之城、咖啡之城、时尚之城建设,北京国际咖啡交易中心落户朝阳。全市十大商圈朝阳占六个,其中,CBD、三里屯两个商圈位居第1、第3,亚奥、双井、朝外、望京4个商圈进入前十。首批“夜京城”地标和商圈半数以上在朝阳,米其林、黑珍珠餐厅以及咖啡店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全球90%的一线品牌在朝阳区设有门店。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建设百货零售类企业全球首发中心,2022年引入首店433家,占全市的53.3%。
三里屯商圈
(三)朝阳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地
朝阳区城乡并存、中外并存、三次产业并存,社会结构复杂多元,基层治理挑战多、难度大。朝阳区加快城乡融合、城市更新,多办百姓高兴的事,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减量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朝阳农村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4,产业空间资源丰厚,发展潜力巨大。朝阳区确定了农村地区“十四五”期间“三个三”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南部、东部、北部“三个片区”,聚焦安置房用地、集体产业用地和上市地块“三块地”,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三个一体化”,加快推进南部崛起、东部振兴、北部提升,实现剩余农民整建制转居转工,基本完成全域城市化,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十八里店地区为突破口推进“南部崛起”,制定剩余7.8万名农民整建制转居实施方案,分类明确46个村、6个平房片区的城市化路径,加快破解城市化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推广“王四营模式”,孛旺花园一期作为全市首个应用“新四合”理念的标志性工程如期交付。
二是政企合作加快城市更新。注重创新“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形成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商圈改造的“望京小街模式”,河道治理的“亮马河模式”,危旧楼房就地拆除改建的“建外模式”等典型经验。全市首个危旧楼改建试点项目建外光华里5、6号楼实现回迁入住,7个项目获评市级“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数量居全市首位。
三是“接诉即办”办好为民实事。近几年,朝阳区12345市民热线诉求量达到300.4万条,每年诉求量均居全市第一。2022年诉求办理解决率、满意率分别提高至93%和93.36%,同比分别提升10.67个、5.05个百分点。深入开展“每月一题”专项治理,用好“热线+网格”工作模式,加快破解高频难点问题。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接诉即办”履职情况作为干部晋升职级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与处级班子综合考核和处级干部评优奖励挂钩,有效激发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四是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争当“公园城市”建设标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34项考核指标均已达标,朝阳绿道望京环至朝阳站段26公里基本贯通,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建设完成6700亩。温榆河公园一期全面开放。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等43处公园实现开放式管理。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8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II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占比达到85%,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区内有三级医院26家,占全市五分之一,率先在全市实现医联体全覆盖,是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区和全市唯一的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区。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均居全市首位,是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律师资源丰富,执业律师24000多名,占北京市的55%。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荣获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称号。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被评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示范区。
朝阳区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化朝阳“1234发展战略”(1是指一条主线,精彩谱写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朝阳篇章;2是指双轮驱动,坚持商务和科技双轮驱动朝阳发展;3是指聚焦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三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形成环境生产力;4是指建设“四区”,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文化创新引领区、国际交往中心区、绿色宜居标杆区发展目标),坚决扛起“大事难事有担当、经济发展作支撑、开放创新出亮点”的大区担当,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谱写朝阳发展新篇章。
二、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介
鸟巢水立方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北京市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有组成人员45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5人,委员39人。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办公室(信访办公室)、法制办公室(备案审查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财政经济办公室(预算审查办公室)、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办公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办公室、代表联络室(市代表联络处)、农村办公室、研究室;下辖24个街道工作委员会和19个地区工作委员会。
2021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第三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区委领导下,着力构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覆盖全区的“43个立法联络站+61家立法征询单位+N个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工作网络;建立街道(地区)立法联络站“五有一考核”制度、九步工作法等工作机制,把民意民智直接汇聚到国家立法活动之中。一年多来,组织动员朝阳人大代表、朝阳律师、朝阳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立法活动,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13部法律提出意见建议1058条,对立法项目规划和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480条。已通过的5部法律中,有23条意见被不同程度采纳。全国人大、北京市人大、人民网、央视频、CGTN等多家单位和媒体对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北京市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大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为国家立法工作贡献力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0号(北五环仰山桥西北角)
邮编: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