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成都市金堂县官仓街道创新
探索“人大代表 + 社区治理”新模式

来源: “四川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2022年11月01日 08:45

原标题:美了乡村 富了乡亲 成都市金堂县官仓街道创新探索“人大代表+社区治理”新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金堂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探索“人大代表+社区治理”新模式,推动人大代表在“美美金堂▪社治有我”生动实践中走前头、作表率,共同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人大代表已成为社区多元共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力推动了人大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金堂县官仓街道红旗村新时代人大工作实践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让我们一起来探访金堂县官仓街道红旗村,“镜”看红旗飘飘下的新时代人大工作实践。

党建引领,代表参与,红旗飘飘满村落

“我承诺服从组织安排,协助支部搞好老协工作,监督好环境卫生。”

“我承诺全力带领群众致富,加大力度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村旅游产业发展。”

“我承诺坚持开拓进取,踏实工作,为打造平安和谐社区服好务……”

这是红旗村竖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公示牌一角,全村党员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公开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持续走深走实。

红旗迎风招展,房屋错落有致,脚踏青石台阶,穿梭在瓜果飘香、花香四溢中,一幅诗意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红旗村盘海柚里院落,位于官仓街道场镇至玉皇养生谷旅游环线旁,与广汉市连山镇桃花山景区隔河相望,“乡村振兴▪田园漫村”的建设理念在此充分呈现。红旗村已先后荣获省级“四好村”、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度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市级示范社区、市级“双百佳”示范社区以及市级最美社区游线称号。

“红旗村的蝶变,离不开基层治理的有效实践。”村党总支书记林绍军介绍道,红旗村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一核引领、代表参与、多元联动,推动社区融合共治一体化。他们结对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支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和优势,全力实现院落事务管理中代表从监督者到参与者,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

以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人大代表智慧力量,红旗村提出了“14536”总体要求,即1个目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4个定位(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5项工作(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学习实践科学理论)、3个到位(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6个能力(提升动员、引导、整合、创新、服务、保障6大能力),奋力实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群众提事、代表议事,共治共享兴家园

“我们盘海店院落打造漂亮了,其他村都羡慕得很,但是这才过了几个月,脏、乱、差慢慢又回来了。今天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下,把大家召集起来,欢迎大伙儿多发表意见建议,院子是大家的院子,该怎么管,大家一起做主。”

红旗村盘海柚里院落内,人大代表、村社干部、院落群众齐聚耕学广场,一场“幸福发声”坝坝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主题是围绕院落综合环境治理、花草精细化管护、乡风文明建设等,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和措施。

以前,盘海柚里院落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散居院落,脏、乱、差是常态。2021年开始,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人大工委的指导下,村社干部、人大代表们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废弃荒地、闲置林盘、居民庭院等小微场所美化,并修建景观沟渠,铺设乡村绿道,设计乡趣打卡点,将院落打造成了“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诗意乡村画境。

2022年4月,“红旗村院落改造”登上微博话题热搜榜,获2.2亿网络点击量、点赞13.1万。6月,红旗村又受到央视《乡村大舞台》栏目专题报道,再次引发全网关注,前来参观体验、投资咨询的游客、商家日益增多,红旗村也因此成了网红村。

“我看这样子,大家首先要守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门前屋后打扫干净。”

“我们还可以定期开展环境治理知识宣传会,让爱护环境的思想深入人心!还要用好红黑榜,相互监督……”

坝坝会现场,人大代表和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建言支招。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家住红旗村的县人大代表叶家涛说,人大代表是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官仓街道从实际出发,首创了人大代表“三进一参与”履职模式(即人大代表进社区、进院落、进企业,全程参与重大项目监督,引导人大代表主动深入群众、了解民意、为民发声、为民办事),真正实现为群众发好声、做好事。

今年3月,叶家涛像往常一样,走出代表联络站,来到盘海柚里院落,看到绿化带杂草丛生,景观沟渠内、绿道沿线还有不少白色垃圾,“照这样下去,红旗村的‘红旗’也飘不起来了。”通过与院落居民交谈,得知院落的硬件设施虽然变好了,但大家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没跟上,又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护措施,院落环境就开始“滑坡”了。

叶家涛经过走访和思考后,向村党总支书记林绍军建议尽快建立院落管护群众自治机制。现场一番讨论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在盘海柚里院落探索推行“341”院落管护工作实践(3即深化党建引领,建立“三线融合”运转机制,4即突出居民自治,践行“四个明确”治理机制,1即创新“一套”评价考核体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共同守护和美善治的家园。

治理有效、产业兴旺,助农增收富百姓

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三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社区治理将美学理念引入乡间,给红旗村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变,还有经济利益的提升和老百姓眼界、心态的转变。

“村组道路修到了家门口,沿路种上了蜜柚和金桂,整修了房屋和外立面,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别墅’,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金堂县官仓街道红旗村13组彭明华的家,开放式厨房让人眼前一亮,100英寸大彩电、落地式玻璃窗、宽敞明亮的客厅……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院子的一侧,搭建了周末租给游客开派对的烧烤架和柴火灶。彭明华说,这些年路修好了,庭院的景观节点又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打造,游客接连上门,以往找不到销路的蜜柚如今坐在家里就能卖个好价钱。

“很多在城里买了房子的邻居都搬回来住了,年轻人也返乡回来发展了,游客们来了都会竖起大拇指为我们点赞!”彭明华骄傲地说。

在人大代表们的影响下,随着治理模式和村里环境的变化,老百姓的心态也有了很大转变——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村里的事务当中,成立了新经济公司,整合资源招商引资;集思广益推出“田间菜小厨房”、周末主题公益集市、“柚见炊烟”乡村休闲生活亲子体验活动等,充分发掘乡村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

不断改变的背后,人大代表们的影子随处可见,他们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为载体,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村“两委”整治环境,改造房屋,招商引资,带动全体老百姓致富增收。

几年时间下来,红旗村与金堂县馨园公益服务中心一道,共同带领老百姓一起打造了名声在外的“周末公益集市”。周末开市、天天营业,总会吸引大量城市的游客前来参加活动并购物,已帮助红旗村的农户销售柚子、葡萄、辣椒、豆角等农副产品80余万公斤。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人大代表和老百姓的积极参与中,红旗村正在蝶变,乡村变美了,群众变富了,日子越来越好了。(万登宇)

编 辑: 刘 冬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