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致敬!为了他们的坚守、付出与参与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
明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是无数披星戴月、埋头耕耘的辛勤劳动,共同创造了大国小家的丰盈繁盛、欣欣向荣。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请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提起他们,我们会立刻联想到“人大代表为人民”。这句耳熟能详的话,绝非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一项抽象的原则,它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包含着一系列脚踏实地的行动。作为一项宏大的制度设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常运转,需要许许多多人大代表的坚守与付出。正是依靠这种坚守与付出,才使亿万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人大工作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实惠,感受到中国民主所独有的魅力。由我国代表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绝大多数人大代表不因当选而脱离原来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同样也不因执行代表职务而领取额外的报酬。这实际上意味着,要想成为一名让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必须具备执着、坚韧、敢于担当、忠于职守、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品格。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从许许多多人大代表身上,看到了这种品格。他们中有许多人为了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牺牲了所有业余时间;有许多人为了替老百姓办一件实事,花了好几年功夫;还有许多人为了人代会上的一次发言,用几个月的时间收集各方面意见;甚至有些人为了提出一份高质量的议案,几乎耗尽毕生的心血。过去一年,从抗疫一线,到脱贫路上;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街巷……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坚定的捍卫者和百姓利益最忠实的守望者,请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我国的五级人大中,乡镇人大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在人大系统中居处“末梢”,是农村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环节,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由于乡镇人大离实际最近,离百姓最近,离各种社会矛盾最近,所以乡镇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容易得到百姓的关注。正因为如此,各地的乡镇人大工作者们担负的任务重、承受的压力大、面临的问题多。有时正常开展工作,都要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由于他们工作和生活在最基层,所以远离公众的视线,头上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履职事迹也没有太多人知晓。但他们通过日复一日的执着和年复一年的坚守,诠释着什么叫做忠于人民利益,他们看似平淡的履职细节中留存着一份永远无法抹去的崇高,他们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我们愿意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我们愿意成为他们的铁杆粉丝!
此刻,我们还要把最诚挚的敬意献给各地人大机关的同志们。按照法律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五年,他们通过会议的形式,集体行使职权。因此,各级人大常委会大量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都是由人大机关的同志们承担。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人大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任务重、节奏快、难度大、要求高成了人大工作的新常态,这也是人大机关工作的真实写照。可以说,人大工作所取得的每一份成就和每一步进展,都和人大机关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他们完全配得上“苦力班子”这样的称谓,“军功章”也应该有他们的一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气势磅礴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党探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心和使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长盛不衰?人大工作为什么能生机勃发?答案就藏在“人民”这两个字中。实践雄辩地证明,人大工作只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充满活力,才能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在此,作为最普通的人大新闻工作者,我们要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所有关心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工作、参与人大工作的人们!
最后,我们还要向每一位读者表达谢意!感谢你们的陪伴与倾听,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为了你们,我们一定会把讲好人大故事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五一”劳动节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属于每一位人大代表、每一位乡镇人大工作者、每一位人大机关的同志,属于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人大工作的人们。
致敬,为了他们的坚守、付出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