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强化生命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原标题:“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农工党重点考察调研,走进江苏
4月9日至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率领农工党中央调研组赴江苏南京、泰州、徐州等地开展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震参加调研。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齐家滨分别出席相关调研座谈。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主委周健民,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徐开信等陪同调研。
4月9日,调研组在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江苏省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
4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在专题座谈会上讲话。
在听取与会同志发言后,陈竺表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广泛凝聚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治共识。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创新型企业集群持续壮大,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区域创新布局不断优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国科技创新探索了宝贵的经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科技创新上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是催生新发展动能、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家安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引领带动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系统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陈竺指出,强化生命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四个面向”,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深刻理解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意义;要强化生命健康领域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要强化引领生命健康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构筑面向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陈竺还就关注国家实验室的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生命健康科研成果的转化、企业战略科技力量的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运行的体制机制、生命健康相关软科学的研究、各级政府作用合力的发挥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并就相关具体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讨论。
何维表示,江苏省生命健康产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医药供给版图中占有较高比重。在今后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发展中可继续加大政府、企业等全社会的投入,将研发关口前移,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增强结构性优势和第一方阵优势,创建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的“高原态势”。
座谈会上,杨震介绍了农工党中央调研组此行的调研背景。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刚主持会议,齐家滨介绍江苏省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工作主要情况,江苏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科研单位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在会上发言。
为尽量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情况,调研组在江苏多地开展了实地考察。在南京,调研组考察了先声药业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南京大学召开调研座谈会。在泰州,调研组考察了扬子江药业集团、中国医药城医药博览馆、中国医药城疫苗工程中心、江苏康为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在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听取创新发展情况介绍。在徐州,调研组考察了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湖医学创新港、徐州医科大学细胞治疗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等地并召开情况介绍会。陈星莺出席徐州座谈会并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董晨,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翔,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杜涛,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顾金辉,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王素芳、研究室副主任胡勇,以及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委相关同志等参加调研。
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吴建坤陪同调研。南京市副市长、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胡万进,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中共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徐州市市长庄兆林先后参加相关座谈。
延伸阅读
据了解,2020年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8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1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同时,江苏布局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数量也居全国前列,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具有先发优势。江苏是全国医药产业发展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目前,在生命健康领域建有企业重点实验室15家,其中国家级4家,产生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比如国内首个治疗艾滋病的原创新药艾博卫泰,首个PD-1单抗,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自主创新药泽布替尼等一批标志性产品,都来自江苏。还比如,江苏自主研发的I类创新药先必新,可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脑神经损伤,将现有治疗时间窗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是全球脑卒中治疗领域近五年来唯一获批上市销售的创新药。(文字/徐炜、李瑶 图片/徐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