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本法及“一国两制”的根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 张建宗
香港回归祖国超过23年,但不少港人,更遑论国际社会,对国家宪法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关系及宪法对香港的重要性都认知不深,部分人士对“一国”的意识有待提升。要正确及全面了解国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的关系,要从宪法开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内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宪法亦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推动法治国家进程,带领国家在建国后的高速发展,于二十一世纪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适逢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以及今(2020)年是基本法颁布30周年,饶有意义,我藉此机会再次向香港市民阐释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宪法是基本法的立法依据及效力来源,没有宪法这个“根”和“源”,就没有基本法、没有香港特区。宪法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宪制依据,是香港社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关键及基石。
今年十一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清楚提到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区宪制秩序。我们必须全面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维护中央权力,同时保障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在“一国”的大前提下,善用“两制”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包括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挥香港特区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关键作用,抓紧国家发展的机遇,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共创双赢。
每个香港市民都必须尊重,并有义务去深入及正确认识及了解宪法和基本法。香港特区自2017年起,于每年12月4日举办座谈会,由具份量的专家讲解宪法发展及相关知识,从多角度向社会大众推广宪法及基本法,全方位加强在小区和学校学习及认识宪法的风气。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的首要宗旨,也是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于今年六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让香港社会重新回复安全和稳定。今年的国家宪法日座谈会,由香港特区政府举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及励进教育中心支持,将以“宪法与国家安全”为主题。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端洪教授将应邀发表主题演讲,而宪法及基本法专家将透过对谈环节,从不同角度剖析宪法及基本法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密切关系。座谈会将在网上直播,我诚邀各位市民收看。
今年特区政府亦加强国家宪法日的推广及公众教育活动,例如鼓励学校安排学生参与“2020国家宪法日网上问答比赛”,并在家观看网上座谈会,促进他们全面认识宪法及基本法,增强国家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亦设立了国家宪法日专题网页,上载相关资源供市民持续学习。
宪法是国家主权的最高法律体现,不但确立了国家的宪制秩序,更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石。我希望市民能藉着国家宪法日,更深入及正确理解宪法的重要性,思考香港特区如何能为“一国两制”的实践开创更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