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独家】审议国有资产综合报告:理清国家
“家底”的“新账本” 

《中国人大》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钰钗 记者 王晓琳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19年第21期  浏览字号:

导读: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面对这份国家“家底”的“新账本”,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如何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提出了建议。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下简称综合报告)。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实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面对这份国家“家底”的“新账本”,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时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综合报告结构更加规范,内容更加充实,初步实现了全口径、全覆盖,分量与质量并重。同时大家提出,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有利于管好人民共同财产,促进人大依法履职,对增加国有资产管理的公开透明度,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公信力,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再亮“家底”,理清国资“账本”

2018年度我国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如何?与2017年度相比有何发展?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国有企业,按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四类别对国有资产进行汇总分析,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明白账”。

综合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央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0.8万亿元、负债总额54.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16.7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7%。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29.6万亿元、负债总额80.3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42.0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2.0%。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0.4万亿元,负债总额135.0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总额58.7万亿元。

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64.3万亿元,负债总额237.8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17.2万亿元。

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2018年,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33.5万亿元,负债总额9.9万亿元,净资产23.6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10.1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3.4万亿元。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2018年,全国国有土地总面积50552.7万公顷,国有森林面积8436.6万公顷,全国水资源总量27462.5亿立方米,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

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为综合报告展现的成绩点赞。殷方龙委员说,无论是企业国有资产、金融国有资产还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都呈现了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中央国有企业和全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这一正一反体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际工作的成效。

齐玉委员也表示,在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国有资本支持和推进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小微企业创新以及环保生态和脱贫攻坚等工作,这体现了国有资本对国家战略目标的服务作用。

让监督“长出牙齿”,制度必不可少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国有资产,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监管重点,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对国有资产的监督“长出牙齿”。

对此,那顺孟和委员建议,持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有关制度。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行流畅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他认为,抓管理主要在于抓制度,各有关部门应切合实际工作制定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资产。

李钺锋委员也表示,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打造实时在线的企业产权、财务监管、投资管理等国资监管信息平台,推进信息化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动态监测,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摸清‘家底’并不是目的,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效地服务于全体人民,服务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廖晓军委员认为,从人大工作的角度来讲,要关注和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监督现行有效法律的贯彻执行情况,干人大应该干的事情,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法治化。

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法治化,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松建议,把制定一部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法纳入立法规划。她说,目前仅有企业国有资产法,对于四大国有资产,还只是由行政规章来调整,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现在可以考虑制定一部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法,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立法可以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国家治理的制度短板,理清四大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与法律责任;统一立法还可以节约立法资源,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机整体。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

吉炳轩副委员长说,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支柱,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更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管好国有资产,不断壮大国有资产,把我们的家业“管好”“搞大”,这是政府要做好的大事。

从综合报告中可以看到,全国国有资产整体运营、管理状况持续向好,但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综合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也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提出了相关意见。李晓东委员表示,要改变“一竿子插到底”的现状,在改革上下功夫,发挥各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通过改革的路径来提高管理的效能,提高管理体系的建设速度。

杜小光委员说,要加大国资国企改革的力度,推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尽快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企业国资改革的各项措施,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带动力。同时,配套推进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为国企直接融资畅通渠道,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崔荣华也建议,应吸纳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存量资产的盘活,推动各类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应坚持源头防控与提高防控能力并举,强化重大风险防范,确保我们的企业又快又优质发展。

编 辑: 冯涛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