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肩负起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新使命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新举措
文/《中国人大》全媒体见习记者 田 宇 记者 李小健
导读:2019年11月20日至21日,深入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交流会在四川眉山召开。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在会议上充分沟通、交流经验:深入学习领会改革精神,充分听取意见建议,聚焦“两重”监督,突出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监管……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努力肩负起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新使命。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19年11月20日至21日,深入贯彻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交流会在四川眉山召开,来自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各抒己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凝聚共识,肩负起做好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新使命。
那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深入推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工作的?都有哪些新亮点、新举措?
深入学习领会改革精神
深入学习、准确掌握中央精神,是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的前提。
“准确把握政府预算的性质和任务,以提高预算绩效为统领,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有效实施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贯彻好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着力推行调研先行、以会代训,深入学习领会改革精神。
调研先行,即深入基层单位,重点调查了解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人大实施监督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做法,找准矛盾问题,研究改革措施。
以会代训,即组织召开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会议,邀请国内知名财税专家作专题报告,邀请参与中央改革文件起草工作的领导专家深入解读中央改革精神及相关政策。“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精研改革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明确改革任务。”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表示。
“我们组织100多名财经专业组的市人大代表和各区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作部门同志,围绕贯彻落实中办印发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实施意见进行专题学习培训,对文件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全面系统讲解。”天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负责人表示,要明确职责使命,紧跟改革步伐,抓好贯彻落实。
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为充分彰显人大代表在审查中的主体地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倾听代表意见建议,强化相关服务保障。在预算草案初审前,河北省人大财经委邀请省人大代表赴各市县参加专题调研,听取代表对财政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的意见建议;初审时,代表的意见建议被及时汇总整理,反馈至省财政部门。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由36名具有财政、审计、会计、国资监管等工作背景的省人大代表组成的预算审查监督代表专业小组,形成会前、会中、会后全过程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制,保障了人大代表依法行使预算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各专门委员会是拓展审查监督广度、深度的重要力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统一部署,围绕年度监督工作重点、热点、难点及突出问题,全面发动各有关专门委员会,共同参与预算专题审议和部门预算审查。
2019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协助省人大财经委,省人大农业农村委、教科文卫委、环资委等专门委员会配合,选取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补助基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水污染和垃圾处理资金、职业技能培训资金5项专项资金,以及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5个部门预算,开展预算专题审议和部门预算重点审查。各专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相关资金支出预算和政策以及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和审议,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综合整理意见建议,纳入预算草案初步方案的初审意见,送省财政部门研处。
“这一做法充分发挥了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审议意见有的放矢,具体实在,极大提高了预算草案初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说。
为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一些地方还借智借力,发挥“外脑”作用。2019年1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
据介绍,研究中心结合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定了“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绩效评价研究”等3项重点课题;同时,聘请长期从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同志为特约研究员,更好服务实际工作。“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新时代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机制重大问题展开研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说。
聚焦“两重”监督
“2018年,我们聚焦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的‘科创中心’建设和科技投入政策供给,开展关于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方面的专题调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说。
根据“加强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实现支出绩效和政策目标的要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本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列为专项监督项目,并开展专题询问。
上海市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跨部门选取科技资金投入的重点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汇总分析,并学习借鉴全国人大有关经验做法,在重点做好市级财政科技资金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与本市财政科技投入较大的区进行上下联动,共同开展调研工作,充实调研内容。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两重”(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审查监督方面制定了新举措,预算工委负责人介绍,“督促政府加强资金统筹,集中有限财力,优先保障市委确定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探索,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对“两重”监督形成了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的全过程绩效监督。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审查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决策机制、建立“两重”目录制度,具体项目报同级政府审议确定后报同级人大进行审查等具体举措,为更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提供保障。
突出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监管
财政转移支付是开展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的重要内容。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突出对转移支付的审查监督,督促政府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对县乡基层、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省财政的补助,加上转贷市县新增债券,有力支持了市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有效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表示。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明确了教育、社保等18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财政支出责任,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压减了专项转移支付。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部分区县,对上级转移支付安排的项目支出、民生领域重点支出预算等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区县国库存款与预算指标进行核对,防止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督,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各地积极发挥人大预算监督作用。
2018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启动特定问题调查,听取关于政府债务问题的专项汇报,深入部分设区的市开展调研,督促政府加强债务管理。
“我们认为特定问题调查是一种监督工作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对监督工作进行有益探索,目的就是实现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辽宁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说。据了解,经过一年的努力,2019年辽宁省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余额呈现双降的良好态势。
“要优化债券资金投向、严格规范实现预算调整、强化政府债务动态监控、完善债务风险化解奖惩制度、严格债务管理考核问责等整改措施。”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监督,坚决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据介绍,有五家医院新院区存在政府债券资金使用进度较慢、结转结余较多等问题,在相关部门的视察调研和督促下,今年6月底,新院区门诊均开诊试运行。
四川省眉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实施办法,在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等7个方面明确了审查监督的10个重点,即“十个是否”,如“新增支出是否履行报批手续”“政府债务率是否控制在风险警戒线范围内”等,同时配套95个具体的预决算审查指标,让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标准化、数量化、可操作。“我们将深入推进改革,不断提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水平,为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作出更大贡献。”眉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