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地方金融立法 殷一璀带队开展实地调研
原标题:推动地方金融立法,殷一璀带队赴股交中心、租赁公司调研
从根源上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机构股权管理已成趋势。按照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将于本月上会审议。为做好审议工作,12月5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带队,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对地方金融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行先后前往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仔细听取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实地视察和了解了地方金融监管的应用情况和发展状况。据介绍,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于2012年2月开业,是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上海市唯一合法的区城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致力于服务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缓解这类企业的融资难题。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现注册资本10.12亿美金,提供以融资租货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财务及资金问题,并积极为客户提供财务管理、商务运作、资产管理、管理咨询等全方位増值服务。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座谈会上披露,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授权实施监管的七类组织2863家,机构数量保持基本稳定,部分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其中,融资租赁企业1934家,管理资产规模约1.4万亿元,其企业家数、资产规模及盈利状况在国内均处领先水平;典当行共242家,管理水平和经营规模皆处于全国前列;股交中心(即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市场规模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
“目前,通过对部分行业主动减量提质,一批风险较高、经营不善的机构陆续退出,行业整体实力和风控水平都在不断加强。”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表示,“下一步,我局将依法规范、加强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分级分类监管,探索信息科技监管手段,引导行业自律监管,加强风险预警处置。”
为促进和规范地方金融行业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融资租赁行业、典当行业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也对《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草案提出一些建议。
“从推动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规范监管、加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建议通过立法对监管对象实施分层分类管理。通过对于监管的对象采取名单制分类管理,一方面对于经营规范的良性机构给予监管认可,鼓励地方金融企业争取更优的监管评价,另一方面也对违反监管规定,存在监管风险的机构给予社会警示,对于经营不规范的企业通过名单制管理压缩经营环境。
上海典当行业协会提出,典当是融合了以物融资和商品流通的特殊行业,建议在立法中充分考虑这一古老行业在现代制度的包容下继续生存发展的需求,为典当特殊息费制度规定预留空间,使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的融资需求服务。
殷一璀指出,加强金融监管立法是规范上海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环境的迫切需要。要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立管用的法,立有效的法,确保立一件成一件,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殷一璀强调,加强金融监管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监管能力越强,金融发展空间也越大,要正确处理严格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有关各方要协同配合,同向发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严格监管的同时提高监管效率,提升防范处理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推进上海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肖贵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