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新闻

全国人大对外交往 助推国家关系全面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  浏览字号: 2011年03月21日 15:27

    近年来,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取得很大成绩,“议会外交”一词日益为人们所熟悉。2010年是我国胜利完成“十一五”任务、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局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全国人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坚持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发挥独特优势 增添新的活力

    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能够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对外交往,代表我国国家利益,直接表达人民意愿,阐述中国人民对国际局势和一些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展示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了解各国主流民意,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切实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取得其他渠道和方式代替不了的效果。

    二是对象广泛、领域广阔,能够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充实新的内容。全国人大对外交往,既做外国议会和议员的工作,也做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工作,综合优势明显;既有立法交流,又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既做外国议会高层领导和主要议员的工作,又面向广大议员,影响广泛;既与执政党议员交流,也开展与在野党议员的交流,立足长远;既与各国资深政治家保持联系,更注重与各国年轻议员加强交流,面向未来。

    三是形式多样、方式灵活,能够为国家关系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全国人大对外交往既开展高层领导人之间的互访,又有议员、专门委员会、友好小组、办事机构、助手和地方立法机构之间的交流,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交流体系;既有义正辞严的交锋和交涉,又有润物细无声式的工作和交流,可以潜移默化;既有日常的工作交流与磋商,又注重个人感情的积累,能够深入人心;既有正式会见会谈,又有研讨会、文体比赛等活动,做到不拘形式;既有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又把促进经贸合作作为重要任务,为企业和地方的经济合作牵线搭桥;既可以“走出去”,向各国议会和政治家介绍中国,又可以“请进来”,让更多的外国议员亲自感受中国的发展,客观了解中国,积极评价中国,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

    加强高层交往 增进政治互信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特别是高层交往,不断开创对外交往新局面。通过高层直接沟通和交流,中国与发达国家议会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与周边国家议会睦邻友好继续推进,与发展中国家议会传统友谊发扬光大。

    去年7月7日至20日,吴邦国委员长访问法国、塞尔维亚、瑞士并出席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我采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吴邦国广泛做往访国各界工作,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保持了中欧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促进了我与各国议会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我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11月3日至13日,吴邦国访问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对巩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意义重大。吴邦国访问中积极评价与三国友好合作关系和良好发展势头,重申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对发生自然灾害的印尼和泰国两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巩固和加强了我与三国及东盟的传统友好关系,对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维护我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去年3月份两会结束后不久,王兆国副委员长率团访问突尼斯、埃及和马来西亚,并在访问埃及期间主持了全国人大与埃及人民议会定期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王兆国与三国议会、政府和各界人士进行广泛接触,介绍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就加强各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了我与三国及伊斯兰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了我同三国的传统友谊,加深了政治互信;密切了全国人大同三国议会的交流与合作。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陈至立、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等副委员长分别对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进行了访问,出席了议联大会、亚太议会论坛年会和二十国集团议长大会等多边活动,对推动我与有关大国的战略关系、巩固和深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保持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同有关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的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我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及我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议会领导人希望访华。2010年,全国人大接待了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芬兰、卢森堡、朝鲜、泰国、南非、埃塞俄比亚、马其顿、马里、马拉维、乌拉圭、智利、古巴、巴哈马等国的18位议长及欧洲议会议长,俄罗斯、瑞典、爱沙尼亚、摩尔多瓦等国的4位副议长,深化了与各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了立法机构之间的交流。

    2010年5月,欧洲议会议长布泽克应邀访华。布泽克访华后公开表示:“这几天在中国所看到的发展,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想,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发展,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以来的发展,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利益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他坦承道:“在某些问题上,我们当然也会有一些分歧,但在友好的合作中这十分正常,而且我们双方进行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对话。”

    定期交流机制 促进稳定发展

    2010年全国人大与有关国家议会的定期交流机制得到有效推进,继续促进了国家关系的稳定发展。一年来,全国人大分别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合作委员会、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日本参院、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法国国民议会、加拿大加中议会协会、澳大利亚众议院、韩国国会、智利议会、埃及人民议会、墨西哥议会以及欧洲议会组织等举行了机制交流活动。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邀请,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和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分别率团访华,参加中国全国人大与俄联邦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全国人大与国家杜马的第四次会议。其间,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分别与俄方会见、会谈。中俄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广泛议题坦诚交换意见,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各自国家发展战略及国内情况、经贸和地方务实合作、能源和气候变化、人文交流、中俄共同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活动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吴邦国就中俄两国立法机构进一步发展提出5点具体建议:第一,始终把增进战略互信作为两国立法机构合作的首要目标;第二,加强两国立法机构的交流,提升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第三,推动两国立法机构为务实合作发挥更大效能;第四,积极探讨推动人文领域合作的新思路;第五,努力为两国关系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全国人大与美国会参众两院的交流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双方成功举办中国全国人大与美参院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与美国会众院第十一次会晤。中美双方代表都表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保持双边关系稳定发展不仅对中美两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稳定和持久繁荣都具有重大意义。我方强调,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是正常的,关键是要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不断增强互信基础。

    2010年是中欧关系发展之年,在中国全国人大与欧洲议会交流机制框架内,双方共同举办了两次交流机制会议和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扩展核心小组访华活动,双方就中欧关系、议会交往、中欧经贸关系、和谐社会建设和人权、环保和能源合作、文化、教育和旅游合作以及地方交流等议题深入交流。中方表明了我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积极态度,重点就中国的投资环境、能源政策、人权、中国法制建设和有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阐明了我原则立场。全国人大还发挥交流机制连续、稳定的优势,结合访问活动挖掘经贸等领域合作潜力,推动欧方与中国地方建立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总体看,双方的交流达到了增信释疑、扩大共识、推进合作的目的。

    此外,中国全国人大举办了与日本国会参议院定期交流机制的第四次会议,以中加建交40周年为契机与加方举办了两次交流机制会议,启动了中国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中国全国人大与墨西哥议会论坛第一次会议,就如何推进全国人大与澳大利亚议会的交流机制形成了新的共识,保持了与英国、韩国、智利、埃及等国议会机制交流活动的连续性。在上述活动中,针对有关国家关切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注意突出主题,会议和访问活动相互配合,工作实效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对外交流是全国人大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各委员会派出32个团组分别对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立法考察和友好访问。各委员会紧密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规划,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村基层政权与基层自治组织、农村金融等内容进行立法考察和对口交流,学习借鉴有益经验,提高立法质量,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多边议会交往 发挥建设作用

    国际会议是开展对外宣传和提升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全国人大积极开展议会多边外交。目前,全国人大已经加入各国议会联盟、亚太议会论坛、亚欧议会伙伴会议等15个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成为东盟各国议会间大会、拉美议会等5个地区议会组织的观察员。多边对外交往布局呈现出全球组织与区域组织相结合、传统组织与新兴机制相结合、广泛参与和统筹发展相结合的特点。全国人大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这一舞台,广泛宣传我国的政策和主张,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和影响。

    2010年7月,吴邦国出席了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这次大会是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10周年,但目标实现进程总体缓慢,南北差距和贫富悬殊拉大的背景下,由各国议会联盟和联合国合作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吴邦国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国际社会义不容辞》的重要讲话,并以大会第一副主席的身份主持了当天上午的会议。吴邦国的发言赢得与会各国议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议会领导人的高度赞赏,他们普遍认为中方的政策主张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权利,认为中国为大会成功举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短短两天与会的时间里,吴邦国展开了密集的外交行动,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议联主席和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就加快千年发展目标实现进程、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挥作用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与法国、南非、朝鲜、哈萨克斯坦等国议长进行会谈,与巴基斯坦、韩国、日本、印度、印尼、越南、马拉维等国议长举行早餐会,就加强议会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等达成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团还出席了各国议会联盟第122、123届大会、亚太议会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二十国集团议长大会、第六届亚欧议会伙伴会议、东盟各国议会间大会第三十一届年会、第六届贝加尔经济论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者论坛等会议,派员参加了拉美议会年会、美洲议会论坛年会等会议,积极宣传我对外政策主张,广泛开展与各方的接触与交流,就热点问题主动做工作,增进各方对我大政方针的了解。

    利用各种平台 维护核心利益

    在对外交往中,全国人大利用各种场合和平台,积极宣传我国和平发展道路与战略走向,主动介绍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政策主张,在台湾、西藏等涉我核心利益问题上积极做工作,起到了引导舆论、扩大影响的作用。

    2010年1月30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向台湾出售总额64亿美元武器装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对美方做法予以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并再次严正重申中方的立场,敦促美方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确定的原则和精神。

    全国人大把贯彻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作为开展对外交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会见相关国家外宾时,把涉藏问题作为会见会谈的重要议题之一,敦促外国议会、议员在涉藏问题上采取正确立场。对于支持中国统一大业、反对西藏独立的观点立场给予赞赏,对于一些国家议会和个别议员同情和支持达赖集团的言行予以批驳。

    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举行后不久,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于3月访问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代表团按照“宣传成就、澄清事实、斗而不破、力求实效”的方针,与澳、新两国政府、议会、新闻、民众和侨学界广泛接触,举行了多场会见、会谈,并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表明我在涉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敦促澳、新两国政府、议会继续妥善处理涉藏问题,达到了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友谊的目的。

    为世博出力

    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全国人大积极做好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的有关活动;负责接待或协助安排了卢森堡、马其顿、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等国议长以及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出席世博会开幕式,巴哈马参、众议长出席闭幕式,以及俄罗斯、法国、波兰、马里、埃塞俄比亚、智利等国议长和欧洲议会议长参观世博会等活动,加深了我与有关国家的务实合作和人民友谊。

    来访的外国议会领导人和议员对上海世博会交口称赞。法国国民议会议长阿夸耶说:“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传承着世博会的历史,也为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波兰众议长斯赫蒂纳强调:“上海世博会将长期被波兰人民牢记。”阿尔及利亚议长萨利赫表示,“通过世博会,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和进步本身就是很好的说明,不需要用言语来说明,因为它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有力”。 吕鸿 王莉 牛瑞飞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