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黑龙江 > 新闻报道

大庆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来源: 大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3年01月08日 14:28

  1月7日,大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市委党校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大会执行主席韩学键、展云庭、崔强、黄太春、刘长有、马莹、薛志伟、陈德鹏、赵明江、程永生、姚远、李忠惠、孙锋波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夏立华、李福民、沈宏宇、闵裕道、郑新英、张立君、于洪涛、韩冰、康志文、魏峰、王德义、王昆、吴海宝等领导及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本次大会应到代表338名,出席当天会议的代表(实到)312名,符合法定人数。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展云庭主持。13时30分,展云庭宣布:大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全场起立,高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夏立华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两个部分:一、2012年工作;二、2013年工作安排。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们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按照市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要求部署,以新的更高标准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10%以上、实现与全省同步,油与非油经济比重46:54;地方财政收入263亿元、增长24.8%;固定资产投资1375亿元、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亿元、增长20%,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9%。工业规模效益显著提升。完成增加值3150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工业增长20%,战略新兴产业增速和规模全省第一。原油连续10年保持高水平的4000万吨稳产,120万吨乙烯改扩建、60万吨聚丙烯二期等建成投产;忠旺新型铝材等龙头项目加快建设,沃尔沃整车基地项目开始设备安装调试;经开区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增长15%。粮食产量130亿斤、增长17%,实现“五连增”;棚室新增6万栋、总量20万栋、果蔬产量30亿斤,冬季果蔬自给率达到60%;“三退三进”全面推开,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60%。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态势。完成增加值610亿元、增长15%。新兴便民商业网点增加3000个;旅游收入增长30%。

  ——城乡功能品质加快提升。顶层规划设计更加完善。进一步确定了城市总体定位、布局和品质等顶层战略,突出“五线”控制,解决建筑高度、密度、风格等十个关键问题,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明显增强。城市基础功能进一步提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3个,完成投资384亿元,新增建成区7.8平方公里。铁路东西两站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油立方迁建等36个城建大项目竣工;城区70条道路竣工通车,东西城区之间行车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农村新造林15.8万亩,城区新植树1000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小城镇和示范新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连环湖旅游名镇、朝阳沟镇等经济重镇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湖韵新村等16个示范新村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3500个网格单元全部实现定位定人定责,市区重点要害部位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主城区主次干道保洁清雪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70%。继国家环保模范城通过新国标复检之后,国家卫生城又顺利通过复审,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列127个参评城市第17位。

  ——改善民生力度明显加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425元和11500元、增长13%和24%,均高于GDP增速。年初确定的10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部落实。社会综合保障更多地惠及百姓。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大庆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五险”扩面净增8.4万人,新农保和城居保人数达到49万人,新农合人均筹资额提高25%,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人均增长14%,市区最低工资、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2%和12%;改造农村泥草房1.6万户,建设保障性住房180万平方米,城乡10万多人口改善了住房条件。城乡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需求。新建改建城乡公办幼儿园9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2所,大庆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新建改建村卫生室183个,市级医院与国内外70所名院714位专家协作共建;新建改建112个社区和村综合文化场所,市博物馆陈列收藏的东北第四纪古生物化石种类和数量居全国之首。以“五有”为标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正式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室40个、新增养老机构9家;城市公交更加便捷,新开通东西城区快线等公交线路8条、增投公交车辆550台。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有新突破,启动推行“一委一站一会”模式,将市区29个街道和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出厂价格销售的380种药物覆盖社区和乡村卫生院所;歌舞团等6家文化院团转企改制,文体旅集团顺利组建;全面完成128万公顷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对外开放有新进展,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2亿元、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值28亿美元、增长30%。

  ——社会管理切实加强。社会协调机制运行顺畅有力,全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件次,调处成功率达98%。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取得重要进展,在全省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20万新市民有了家的归属感。社会保持和谐安定,八类主要刑事案件下降10.3%,生产事故下降49.8%,市民安全感提高到98.4%,大庆成为首批25个全国质量示范城市之一。

  报告指出,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完成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第一步目标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三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着力统筹城乡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强化体制创新,进一步打牢“五个基础”,努力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和15%,万元GDP能耗下降3.5%。

  立足市域,辐射区域,加速壮大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坚持“随着城市进程走、迎着生活需求上、围着生产服务抓、跟着深度创意谋”,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风投、创投等金融机构;推动信息服务产业突破发展,争取国家石油能源价格信息发布中心移至大庆,建设联想科技城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中心;推动物流产业扩张发展,畅通铁海联运和江海联运通道,推进昌升国际商贸城等龙头项目;推动商贸产业升级发展,推进“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加快建设王府井百货等重点项目;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演出娱乐、休闲健身等重点产业;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围绕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全域全业全季全民旅游,旅游收入增长30%。

  强化产城融合,统筹促进建城与兴业协调发展。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功能,扩建萨尔图机场打造国际空港,建成铁路东西两站形成重要交通枢纽;升级园区产业承载功能,重点抓好高新区、经开区、林源工业区的铁路专用线建设,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建设园区公共技术、企业孵化、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配套关联服务功能,建设城市综合体,打造特色餐饮娱乐街区,加快星级宾馆及影院、酒吧、健身休闲等场所建设,优化公交站点和线路。

  建设美丽家园,系统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推进植树、复草、治水、净气、降噪,农村造林15.3万亩,城区植树100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500公顷,营造“半城绿色半城楼”的优美意境;管好水源提升水质,优化水环境,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地项目建设,综合治理萨北湖等6个湖泊,推进龙凤湿地水体污染防治;强化污染源减排,市区实时监测PM2.5,加快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打牢社会基础。全面落实市委确定的“百项民生项目”,确保在学有优教、劳有丰酬、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佳所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全年新就业5万人,健全收入持续增长机制;保持物价总体平稳,综合施策平抑物价、调控房价,规范物业等服务价格,扩大“平价商店”覆盖;提升综合保障水平,促进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移,新农保和城居保参保人数扩大到51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150万平方米,解决好老居住区立面破损、管网老化、房屋渗漏等问题。

  提升城乡社会服务。继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逐步推行中心村以上办小学、乡镇以上办初中、县以上办高中,县乡村统筹布局幼儿园。按规划撤并农村学校15所,标准化新建改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0所、城乡公办幼儿园90所,建设大庆市外国语学校、实验中学二部,建成二十三中和四中新校区,异地改建交通技校;整体提升医疗水平,新建扩建170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基层卫生机构全覆盖,建成市妇女儿童医院,推广社区“健康小屋”,探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抓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新建养老机构10家以上,建立养老机构准入和服务质量标准,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进一步改善停车和出行条件,通过施划泊位、建设平面停车场和立体车库等措施新增停车泊位10万个,新开通公交线路4条,更新投放公交车辆300台,主城区公交实现全覆盖。

  强化社会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六调联动”工作体系,依法公平解决征地拆迁、劳资矛盾等“十个方面重点问题”;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提高应急救援反应能力,保障水电气暖稳定运行,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现场检测,完善城乡中小学校安全设施,保持“打四黑除四害”和“打非治违”高压态势。

  抓好社会动员。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加强行业协学会建设;扩大社会公众参与,落实民情社情政情发布制度,建立市民网络问政平台;强化社会心态引导,引导群众形成理性平和的心理预期,形成改善民生既需要党和政府努力,也需要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共识,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正能量。

  ——彰显文化自信,增强城市软实力,进一步打牢人文基础。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兼容并蓄现代文化元素,促进人文精神导引、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开发的融合互动,建设文化强市。强在城市之魂。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在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落实“五有”保障,强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建设大庆党史馆、廉洁文化主题公园,与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共同形成具有鲜明大庆特色的场馆教育基地,涵养文化底蕴,增进大庆人的文化自觉。强在市民素质。倡导“十大观念”,整改“十大陋习”,让文明植根心底、走进生活。强在文化服务。新建改建50个社区和村文化活动室,确保市图书馆等建成投用,推动现有文体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系列影视动漫作品;深入开展“激情之夏”等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发展票友会、车友会和乒乓球、自行车等俱乐部,办好大庆地企联合体育大会。

  ——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持续增添发展活力,进一步打牢体制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改革。深化政务公开,依法推进市级相关事权向县区、社区、园区下放;强化新社区管理服务,地企联合建立60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努力在综合执法、多元服务上实现突破;提升城市管理市场化程度,扩大环境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等领域作业市场化;探索创新产业园区管理机制,加大专业化集中扶持产业发展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经贸合作水平,重点在与国内外知名商协会合作上突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到位资金180亿元。提升区域影响力,利用场馆资源积极申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展演;提升城市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大庆。

  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人大离退休领导,中直企业、省垂直管理部门、市政府驻外机构负责人,出席政协大庆市八届二次会议的委员列席会议。另外,有4名公民旁听了会议。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