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
为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1月14日上午,银川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崔波、孙荣山、彭友东、李泽峰、马德琴、雷鸣、杨波、吕秀斌、张秉忠、金忠华、金平、段小平,秘书长王克善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出席闭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王儒贵、郑震、贺满明、方勇、左新军、贾奋强、梁积裕、王玮、马凯,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彦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兆元,以及主席团其他成员和历届银川市人大主要领导。
大会应到代表303人,实到273人,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荣山主持。
会议通过了关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2010年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的决议、关于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银川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的决定。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荣山最后讲话。他说,本次大会的召开,对于团结和动员全市各族人民坚定科学发展信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力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新局面,实现银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区、市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本次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凝聚到加快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上来,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孙荣山要求,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他说,展望“十二五”,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这为我市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和对外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勇争先,采取有效措施,以重点工作为突破口,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把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奋力推向前进。
孙荣山说,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到全市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兴工强市”方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构建和谐银川,奋力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孙荣山要求,要贯彻精神,狠抓落实。他说,今年的大政方针已定,“十二五”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按照本次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励精图治,务实苦干,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公正司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驾护航。人大代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体察群众生活,始终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倾听民意,关注民情,化解民忧,改善民生。
孙荣山最后说,回顾过去一年及“十一五”期间我市各项事业取得的可喜成绩,我们深感欣慰,无比自豪;展望今年和“十二五”规划的美好发展前景,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让我们大力弘扬“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新局面,谱写银川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