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李文章主持会议 张作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昨日,石嘴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新区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装扮一新的新区会议中心庄严肃穆,主席台中央国徽高悬,两旁映衬着十面鲜艳的红旗。
会议应到代表272人,实到243 人,符合法定人数。
石嘴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李文章主持大会。
本次大会执行主席李文章、王中、马波、阎忠国、李宏福、丁玉龙、李占宏、于相梅、俞爱山、陆秀兰、魏艳华、蒋文龄、李巨才、张伟、高广华、陈学礼、张绍军在主席台就座。
当日上午9时,会议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市长张作理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张作理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一年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报告指出,2009年是石嘴山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谋发展的一年,石嘴山市正确判断形势,沉着应对危机,科学高效行政,全面实现了“保增长、保投资、保民生”的目标任务。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亿元,增长13.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7%、14.3%和12%;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2.65亿元,增长16.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90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5420元,增长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增长1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7%;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新增用地19868亩,增幅达63%。全年用电量达到138亿度,增长22%。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20.2亿元,增长45.7%;存款余额276.2亿元,增长26.2%。
建设了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完成投资18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0%。工业领域,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中色东方新材料系列项目、惠冶镁业2万吨镁及镁合金、中节能尚德10兆瓦光伏发电、君功汽车1000辆矿用自卸车、中粮集团日处理1万吨番茄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基础设施领域,完成投资11.34亿元,建设了滨河大道、西线高速石嘴山段、沙湖大道延伸线等一批城乡路网项目和星海湖大桥、彩云桥、为民桥等跨湖桥梁。服务业领域,完成投资28亿元,金峰国际商务酒店、惠农经纬摩尔商业城、贺兰山商厦扩建等项目基本完工。生态建设领域,完成投资3.5亿元,实施了舍予园、惠农七彩园、黄河标准化堤防、包兰铁路石嘴山段环境综合整治等35个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民生与公益事业领域,完成投资15.85亿元,天然气城网改造等项目投入使用,新建、续建和改造学校35所。
力促工业经济回升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7户,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区1.5个百分点。投入1500万元给企业贷款贴息或以奖代补,投入60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筹措3200万元兑现了工业经济升级转型政策,表彰奖励了功勋企业和金融机构;全年兑现中央和区市扶持、减负政策资金10.79亿元;帮助企业协调金融机构贷款58.6亿元;实施重点科技项目61项,投入科技资金1852万元。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光伏产业、汽车装配、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投资突破10亿元。积极促进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制定了《关于支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促进服务业发展暂行办法》,安排服务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引导扶持服务业发展。启动建设了陆港经济区,陆路口岸的功能和吞吐能力不断增强。成功举办了全国摩托艇锦标赛和中美明星滑水对抗赛。
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突破。引进了中粮番茄、中粮稻米、雨润食品、汇源果汁、野娇娇水产品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业产业化进程有了质的飞跃。统筹城乡试点全面启动,惠农区统筹城乡产业、平罗县农村土地流转、大武口区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和就业等创新工作成为全区、全国的亮点。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建成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和356个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39.85万吨,增产7.88%,创历史新高。投入2029万元,补助购买农业生产机械,农业机械化率达64%。新成立合作社和服务组织16家,新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实体20个。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6.75万人次,务工收入4.49亿元。
扩张了城市规模。拓展了新城区,石嘴山行政文化中心、惠农新区、平罗新区已经建成。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4平方公里,增加在建面积4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0%。先后规划了宁夏水城、总部商务经济区、舍予三产区、大学城及环星海湖大道、大学路、水城路、润泽路等项目。启动建设了三城三镇同城化道路和星海经济区、陆港经济区、石嘴山生态经济区。
不断强化依法治市。民安工程创建活动全区考核第一。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4.8%,破案率提高2.7%。建立了信访公开评议制度、信访听证制度和市级领导定期接访制度,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将预算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了预算管理。加大对重点资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审计核减工程价款13133万元,追缴财政资金8812万元。加大效能监察,查处了19起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
持之以恒发展社会事业。惠农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启动了惠农区居民柳条沟优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石嘴山市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被列为国家创业型试点城市和全区医保市级统筹试点城市。平罗县被纳入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惠农区在全区率先实现农村“五保”老人全部集中供养目标。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完成了市、县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民族宗教、双拥、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震、人防、档案等工作都有新的亮点,走在了全区前列。
认真办理了为民承诺的10件实事。建成廉租住房1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60.5万平方米;解决了农村3.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257座,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56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班线车,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1个,改造庄点38个,改造农村危房5218户;建设和完善了22个创业基地,扶持新建创业实体860个,扶持创业实体升级110个,新增个体工商户6010个,创造就业岗位11222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95万人次;建成了市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免费培训残疾人1391人,培育农村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示范户862户;实施了市五中、市二中迁建和市特殊教育学校扩建项目,改造中小学安全隐患校舍7.43万平方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参保人数达到14080人,享受养老保障待遇7064人;新建城市公交站亭90个,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新建了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三馆一中心”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规划建设大武口公共交通汽车总站和三县区“放心食品”加工中心。
报告指出,总结2009年的工作,以下经验需要坚持。要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坚持抓投资,上大项目,用优质增量调存量;坚持抓“三争双招”,争取国家和外地的生产要素向石嘴山汇集;坚持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坚持各行各业齐心协力促发展。
报告提出了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主要约束性指标。总体要求是: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委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转型、重民生、迎大庆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三争双招”为抓手,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抓好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抓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突出抓好统筹城乡,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突出抓好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突出抓好建市庆典,提升文明开放石嘴山新形象。继续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优异成绩向建市50周年献礼。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主要约束性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和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报告指出,今年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培育龙头企业和抓产业链配套,掀起产业升级的高潮。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为培育5个至10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奠定基础。加速产业链配套,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大产业链配套招商。要加快热技术、锻造、镁基压铸件、PVC深加工、汽车零部件、轮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装备、旅游、物流、职业教育、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招商。加快重点工业项目续建新建,重点扶持过亿元的大项目。继续提高工业园区的承载力,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具有城市功能的产业区。坚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推动企业积极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键技术和装备,改造,限制、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下决心推进服务业大型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大宗物流,围绕这两大产业发展宾馆餐饮和中介服务业。推进企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分离,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业务联合等形式,重点对大中型企业中的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实施分离,成立独立的三产服务企业,享受优惠政策。通过存量调整,壮大服务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力争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用龙头带基地、拓市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积极争取“五优一新”、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重点技术改造等项目和资金;以环星海湖开发为重点,掀起城市建设的高潮,用2年至3年,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把石嘴山建成“湖在城中、河在城中”的生态水城,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吸引外地更多的生产要素向石嘴山汇聚。推进城乡统筹,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掀起新农村建设的高潮。继续推进村企合作,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因地制宜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生活方式转变,加大城乡路网建设力度,培养和关爱乡村人才。继续加大公益事业投入,掀起社会事业建设的高潮。抓好创业和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抓好教育体育、卫生、科技文化事业,深化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认真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10件实事,筹办好建市50周年庆典活动。抓好政策对接和招商引资,掀起“三争双招”的高潮。围绕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重点,加大政策对接和招商引资力度,策划大项目,争取大项目,落实大项目。
报告指出,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高效行政,弘扬健康的执政风气,完善推进工作的机制,完善考核机制,改革政府投资方式,加大审计,努力节减行政成本。
会议还书面提交了《关于石嘴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关于石嘴山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提交代表审议。
出席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和列席人员,不是代表的市政府组成人员和市直部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了会议。(通讯员朱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