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三级人大高度重视代表工作
自2006年市、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以来,西宁市各级人大对代表工作一贯给予高度重视,按照中央9号文件和全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代表工作。
一、提高代表的整体素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大代表队伍作为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优化代表的结构。2006年,市、区、县人大换届中,对人大代表的构成从宏观上考虑群体结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等几方面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代表着社会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构成比例较为合理。二是搞好对新一届代表的职务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针对代表工作的特点,选准培训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活动,除重点组织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宪法、法律外,突出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代表工作等,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方式上,各级人大都建立健全了培训学习制度,采取灵活多样方式,活跃培训气氛,充分调动代表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代表学得进、记得牢、用得活。2007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基层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人大制度理论、宪法和有关法律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抓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的培训。各级人大通过邀请代表参与监督活动、列席有关会议等形式,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新形势、新情况,学习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交流和研究履行代表职务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履行职责。
二、发挥人大代表议政履职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的作用。近年来,市、区、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交办、督办等相关工作制度,召开高规格的交办会和规范办理程序,突出督办重点,组织代表对重点议案、建议进行视察督办,邀请提议案、建议的代表列席相关会议,向代表发办理情况征求意见表,对代表反馈不满意的,组织力量再次督办解决等措施,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率,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代表提议案、建议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各级人大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自身优势,保障代表的知情权,扩大代表对各项活动的参与,积极为代表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创造条件,也使人大监督工作充满了活力。三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动员人大代表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向群众宣传人大制度,宣传党的主张,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真正使人大代表成为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成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四是充分发挥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大部分人大代表,不辜负选民的信任和重托,全身心地为群众服务,在本地区、本单位、本乡村工作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想方设法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帮助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三、增强代表履职的自觉性。监督者也要接受监督。因为法律在赋予了代表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代表履职的义务。《代表法》和《选举法》都明确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选举单位的监督。各级人大不断探索和完善对代表的监督机制,积极走访人大代表,了解代表工作、履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引导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区县、乡镇人大组织代表到原选区向选民进行述职,让选民了解代表的履职情况,促使代表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