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志·人大志》终审会议召开
向巴平措出席并讲话
9月21日下午,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西藏自治区志·人大志》终审会,对《人大志》进行全面审查和验收。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西藏自治区志·人大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向巴平措出席并讲话,并对《人大志》的编纂善后工作提出要求。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尼玛次仁出席。自治区副主席、政府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宫蒲光出席并讲话。
在听取了《人大志》编委会介绍的终审稿编纂情况、专家评审和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对《人大志》的终审意见后,向巴平措说,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西藏自治区志·人大志》终审会议,对《人大志》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验收,这是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又一重要成果和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一件大事。
向巴平措指出,编修地方志是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一项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人大志》是《西藏自治区志》的重要分志之一。书稿客观翔实地记载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西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时,也是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历史的真实写照。真实地记录这段伟大的历史,再现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实践,是编纂《人大志》的一个主要目的。书稿总结的人大工作基本经验,记录的人大各项工作的程序和结果,对于全区各级人大工作不断上新台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志》重点记载了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出决议决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生动的民主与法制教材,是对西藏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好的宣传,这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大志》记载的反映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大史实,可以使人民群众了解新旧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主权利等方面的变化,励气节、分是非、辨真伪,有利于增强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为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建设平安西藏、小康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向巴平措指出,《人大志》的编纂历时14年,凝聚了自治区六届、七届、八届、九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心血,凝聚了编纂人员辛勤工作的汗水,也凝聚着区方志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指导。《人大志》编纂伊始,区方志办一方面组织力量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具体指导目录设计工作,对目录设计稿多次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并于1997年底审查确定。2002年10月,《人大志》编委会对志稿进行了复审,提出了很好的专业性修改意见,为修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区方志办对《人大志》复审稿进行复审。2010年7月9日,区方志办负责同志参加《人大志》编纂委员会会议,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今天区方志办领导和骨干力量参加《人大志》终审会,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在《人大志》编纂的各个阶段,区方志办都给予了有力的指导。
就进一步做好《人大志》终审稿的相关工作,向巴平措强调,《人大志》的编纂数易其稿,基本成熟,早日出版面世是众望所归。今天的终审会议后,《人大志》编辑部要积极主动地与自治区方志办加强配合,根据会议的评审意见,对有关问题认真研究,合力攻坚、扎实工作,该修改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该删除的删除,尽快报送地方志办公室进行统一总编,争取早日定稿印刷,使之早日面世,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宫蒲光在讲话中要求,《人大志》编辑部的同志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人大志》编修工作,按照与会领导、专家提出的意见及终审稿《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力求把《人大志》编修成观点准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文风端正的一部全面系统记录西藏自治区人大工作的百科全书,编修成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于一体的志书,编修成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上乘文化精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要继续支持《人大志》的修改、出版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区修志工作向前发展。(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