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档案工作 服务农村民生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立琨率教科文卫委就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开展调研
为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促进民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8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立琨率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听取市档案局、白云区档案局的情况汇报,到白云区摆拢村、高山村、艳山红村就档案收集、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了解。
近几年来,我市档案工作按照国家《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由过去“重物轻人、重事轻人”向“人的档案最重要”的观念转变。2008年,我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民生服务的档案工作体系建设,以民生工作为导向,建立健全服务民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服务体系。为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制定《关于加强村级档案工作意见》《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土地和山林的承包延包及经营流转、税费改革和农村信用档案的归档范围,保证农业农村档案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管理。
今年我市在对1166个行政村摸底的基础上,确定20%的行政村作为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的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带动作用,推动我市农业农村档案的规范化建设。目前,我市已将3388卷农村税费改革、二轮土地延包档案移交区(县、市)档案馆,约1万人次利用村级档案解决了相关问题,为农村的稳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孙立琨副主任对我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有利于维护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事关民生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要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切实做好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推动档案工作的合力;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敏锐性,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特别是农业农村档案管理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