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人大教科文卫委调研农村广播电视维护长效服务工作
7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立琨率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一行,对我市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维护长效服务机制建立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市广电局关于“村村通”工程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和运行情况的汇报。自1999年“村村通”工作实施以来,我市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市情的长效服务机制:形成了由1个市级中心、7个县级中心、73个乡镇服务站构架而成的全市“村村通”三级维修维护服务体系;搭建了市级财政承担40%,区(市、县)财政承担40%,农户承担20%的经费投入机制;出台了《贵阳市村村通广播电视维修维护服务体系运营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三级维修维护服务中心(站)的运行机制、联动机制,同时加强基层维修服务站的建设;结合新设备、新技术的维修维护特点,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印发了6万多册村村通维修维护技术资料。
孙立琨副主任对我市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维护长效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也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市广电局在村村通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和运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孙立琨副主任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村村通长效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明确村村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和建立健全村村通维修维护工作长效机制;二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总结“贵阳模式”的先进经验,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使村村通工程成为农村农民群众最为欢迎、最为放心、最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调研组听取市广电局工作情况汇报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