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四川 > 新闻报道

巴中市人大常委会:重调研 强监督 推进农业新发展

来源: 巴中市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8年10月09日 10:23

  即将过去的2008年,令人难忘,震惊世界的5.12特大地震给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带来了灾难,也给我们巴中正在起步建设的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民住房和农业基础设施毁坏严重,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困难。大灾面前如何抗灾自救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把灾后重建作为发展机遇,结合市情,运用抓现代农业的理念研究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三农”新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不断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

  抓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与时俱进。我们农工委严格执行了每月集中2次的学习制度,并请了专家辅导,内行培训。今年先后对《畜牧法》、《农业法》、《种子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专题学习, 5月上旬组织了部分农口的市人大代表、涉农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干部到外地考察学习,到海南、山东和沿海学习抓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了解这些地方人大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效监督的具体作法,通过学习考察,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学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监督机制和方法,受到了教育,增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是对农业监督工作还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推进作用。

  二、搞好调研,实施重点监督

  今年来,我们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一是围绕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开展调研。年初围绕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的议题,农工委组织了省、市、县部分人大代表、农业专家深入乡村、农户、田间调查研究,指出了发展速度慢、产业规模小等问题,并以全市要把畜牧、干果产业做大做强的审议意见,督促市政府研究,并很快调整完善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化,提出了具体措施,效果良好。二是围绕群众反映的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调研和监督。特别是广大的畜牧养殖户和基层畜牧站(所),强烈反映畜牧兽医体制不适应畜牧产业发展,为此,农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下,组织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市人事局、编办、财政局深入养殖场、农户、基层站(所)座谈走访,普遍认为自收自支的兽医体制根本不适应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为此市人大常委会要求政府加快落实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强化基层畜牧公益性事业建设,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已出台了相关文件,落实了编制,各项工作正在实施之中。三是围绕市委重大发展战略开展调研和监督。今年就市委提出的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争取大项目、培养大产业、建设巴中后备水源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尽快争取南江“红鱼洞”通江“二朗庙”两座大型水库的立项工作,解决巴城饮用水的后备水源的建议得到采纳,并加大了立项工作的力度,收到良好效果,目前通江“二朗庙”水库已经立项,并将开工建设。

  三、关注民生,监督抓好灾后重建

  在今年的特大地震中,我们巴中四县区,一个县是国家级重灾区,一个是省级重灾区,两个县是一般受灾区,5·12地震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立即调查和收集受灾情况,了解救灾进展,及时准确给常委会报告情况,并与常委会一道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看望受灾群众,安抚伤亡家属,积极参与救援行动,我们提出了要抓住地震后国家给项目和政策扶持的机遇,采取倒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恢复生产与农业基础设施相结合,生产自救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的建议,被市人民政府积极采纳并逐渐在落实,特别是把倒房重建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最大最现实的问题进行重点监督,督促落实救灾补助政策,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